入玄成仙,從不當贅婿開始 作品

第104章 新秋詞

  僅僅在前面多加上了一個新字。

  有新便有舊,什麼是舊呢?詩中的“自古逢秋悲寂寥”便是舊了。

  何大先生題名“新秋詞”的意義已然清晰而又明瞭,就與沈院長為什麼要破例特評的原因如出一轍。

  推陳出新,當為榜樣。

  秋試詩詞塵埃落定,一篇新秋詞名因為沈院長破例特許拿了下秋試詩詞第一,也避免了秋試詩詞第一的頭銜連續空置五年。

  不過這篇將會流傳天下的名作也衍生出了一個小問題。

  作者究竟是誰,為何不留名呢?

  眾說紛紜。

  有人覺得就是那位題名的何大先生。

  也有人覺得說不定是沈院長自己賦詩自己破例特許,不過也不曾懷疑沈院長是為了一己私慾,只覺得他是受夠了舊秋詞多悲,豎起新秋詞為天下讀書人指路。

  也有一些不太著邊的猜測。

  例如有人說這作者就是策論第一的圓真和尚,只不過策論第一又拿詩詞第一,書院裡哪位先生覺得顏面無光,故意隱去了圓真和尚的姓名。

  做出如此猜測的人毫無證據卻言之鑿鑿,自述這就是因為佛儒的道途不同,自己也深有體會,因為他就是和書院裡的誰誰誰理念不合,才沒能參加秋試……

  秋試在詩詞之後,也就來到了君子六藝。

  六藝不需要考六項,只要任選兩項即可,值得一提的是何霄是六藝裡面射箭這一門君子技藝的監考。

  君子六藝過後,書院秋試便落下了帷幕。

  許多考生都在忐忑之中等待著考核結果,而極少部分的優異者則在秋試考核結束之後,立即就被書院弟子帶往書院深處,來到一片竹林之前。

  竹,四季皆綠。

  其他樹木已經染上秋黃,但這竹葉依舊青翠如新,風一吹過便猶如碧海波濤。

  這便是有鹿書院的修身林。

  最早是由儒家聖人親手栽種第一批竹苗,之後一位又一位大儒來此添上新竹,才形成了如今的蒼翠竹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