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江潮信來 作品

八零八 靖康之變(七十三)

大宋朝境內有兩塊“法外之地”,一個是河南的汝南莊,另外就是河北滄州的柴王莊。宋太祖趙匡胤早年征戰天下的時候,拜了一盟把兄弟,太祖行二,老大是柴榮,老三是鄭恩。

三兄弟在後周皇帝郭威手下征戰,郭威無子,便認了柴榮為義子。郭威龍御歸天之後,柴榮便繼承大統成為後周的皇帝。柴榮在位之時,趙匡胤和鄭恩精心輔佐他們這個皇兄。但是柴榮也是短命皇帝,英年早逝。這時趙匡胤便起了謀朝篡位之心!在他鄭恩的輔佐下,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便奪了柴氏江山。

不過趙匡胤也沒有將義兄柴榮的後人斬盡殺絕,而是封他的後人為崇義公,在河北滄州賜給了他們一座莊園,這座莊園便稱為柴王莊。柴王莊與汝南莊一樣,都是良田千傾,不納皇糧的法外之地。

不過這柴家的後人與鄭家後人行為做事完全不同,柴家人覺得大宋朝拖欠他們家的,因此在地方上行事張揚、囂張跋扈,成為了地方上的豪強。

傳到了如今這一代崇義公柴豪這裡,柴豪的放蕩囂張更是遠勝前輩。柴豪號稱小孟嘗,他豢養江湖豪客作為門人,每日陪著他打獵遊獵,不務正業。他收留的這些遊俠豪客盡是些雞鳴狗盜之徒,甚至有些朝廷的逃犯,這些人聚在柴王莊中,陪著柴豪遊戲,將好好的柴王莊弄得烏煙瘴氣,甚至整個滄州地面都不太平。對此滄州百姓叫苦不迭,不少人將訴狀遞到衙門,可是柴王莊有太祖賜下丹書鐵券,別說小小的滄州府,就是朝廷上下對此也是無可奈何,面對百姓的告狀只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與理睬。

柴家、鄭家兩家關山相隔數百里,但是兩家祖上頗有淵源,算得上門當戶對,所以兩家世代聯姻。

鄭家到了鄭懷這一代汝南莊非常興旺,但是人丁凋零。鄭懷只有一個親姐姐嫁給了柴豪。柴家正好相反,柴家幾百年積累的財富張柴豪折騰的快見底了,不過柴家的人丁興旺。柴豪不過40多歲,兒孫加起來都有十幾個了。

不過柴家的子孫多數都跟柴豪一樣都是紈絝之徒,眼看柴家就要衰敗了。對此嫁到柴家的鄭懷的姐姐也是憂心忡忡。

柴豪的兒孫中只有一個名喚柴進的還算是有祖上遺風,弓馬純熟,不過這個柴進不是鄭氏所生,其母出身卑微,未來無法世襲公爵。鄭氏自己生的三個兒子又都不成器,鄭氏打罵無效,她親生的3個兒子還是我行我素,只能讓她徒增煩惱。再加上鄭師經常思念在汝南莊的弟弟,最近一些時日總是咳聲嘆氣,愁眉不展。

所謂“易怒傷肝,易思傷脾,易憂傷肺”,鄭氏“怒、思、憂”三樣全佔了,最終導致一病不起。

柴豪雖然性情乖張、囂張跋扈,但是對於鄭氏還是禮遇有佳的,見鄭氏生病也是焦急。他遍訪河北名醫可是醫不得法,鄭氏的病狀越來越差。

後來有老道給了一個方子,說是鄭氏夫人這是心病,心病還要心藥治,讓他們去泰山燒香祈福,或許有些療效。柴豪一聽也覺得有理,於是帶這鄭氏夫人去泰山燒香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