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江潮信來 作品

七一一 大決戰棋逢對手(一)

張俊回到自己的營寨中就接到了開拔的命令,他也是無奈帶著自己手下的9個士兵和張龍、趙虎等12人開拔了。其實華夏軍一直在追求質量,那些戰俘是不能直接成為華夏軍的,而是要進入戰俘營,然後通過秀州三策中的編練之策進行編練,然後進行最危險的任務,幾仗活下來才能真正成為華夏軍,不過即使加入華夏軍,也是優先進入先鋒營。

 先鋒營的士兵並不是總在先鋒營作戰,隨著新人的編入,老兵就會被補充到其他的各個營頭,成為了主力精銳。所以夏軍的先鋒營雖然是各地的俘虜兵為主,打起仗來損失自然極大,不過打幾仗後能活下來的也會成為千錘百煉的戰士。

 張俊帶著的10人隊伍前幾天還是廂軍呢,如今沒有經過訓練就進入了先鋒營,其中的道理不用講,就是華夏軍中有人根本看不上張俊,像他這種沒有經過編練的士兵恐怕一戰之後也就為國盡忠了。

 阿桑奇也是華夏軍的“老人”,長期統領先鋒營的他怎麼能不知道其中的道理,他看著張俊等10人就猶如看10具行屍走肉一般,他覺得張俊10人隊。沒有幾個人能夠活過這場大戰了。不

 過阿桑奇並沒有半點的憐憫,作為先鋒營的指揮使這種事情在西域攻殺中見多了。如今他自己帶先鋒營東征第一仗就是損失慘重,要不是胡三、牛皋來救,就連他自己也完蛋了。

 阿桑奇將張俊安排了自己的身邊,這讓張俊還是非常感動的,張俊原本以為自己小隊要打頭陣呢,現在在阿桑奇的身邊,說明華夏軍還是考慮道自己曾經是統帥千軍萬馬的將軍,很照顧自己的。

 其實張俊想多了,阿桑奇把他們放在自己的身邊,一個是照顧張龍、趙虎。張龍、趙虎是西軍老人,王定六也將張龍、趙虎的情況跟阿桑奇講了,雖然武將們跟錦衣衛都不和,但是阿桑奇並沒有捲入這些糾紛的。何況王定六位高權重,就往吳麟恐怕也要買他幾分面子。第二就是如果將張俊放在前排,萬一戰事一開這些人轉身就跑,反而容易引起大軍的潰敗。如果放在自己的身邊,到時候他就一個命令將張俊派往最危險的地方也就是了,如果張俊畏戰,阿桑奇隨時可以一刀就解決了种師道的擔心。

 阿桑奇是崑崙奴出身,長得如同半截子黑鐵塔相仿,再加上習慣騎乘高昌國的高頭大馬,原來他騎乘的是一匹汗血寶馬,後來這匹馬歸了武松(三一六回前後),如今他騎乘的馬雖然沒有汗血寶馬神駿,但是也是比尋常的馬匹高上很多。

 如今華夏軍就是馬匹多,騎兵一般都能分到2、3匹馬,步兵也能有馬騎。只不過步兵的馬匹就是作為腳力,而不是為了作戰,馬匹的質量就不能保證了。有的時候步兵馬匹不夠了,也用驢和騾子代替。

 張俊的10人隊,都屬於步兵,每個配的都毛驢,張俊的毛驢不過健壯一些罷了。張龍、趙虎也騎著高頭大馬跟在阿桑奇身後。張龍人稱摸著天,趙虎外號擎天柱,他二人加上阿桑奇在張俊小隊的前面帶隊,如同3座大山一般,惹的張俊等人只能仰著頭看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