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江潮信來 作品

四二四 种師道再傳治國策 文官集團初形成

 張叔夜來到王府之時,种師道正在接見張久亮。种師道對張久亮道:“大軍就要東歸,這裡的百姓胡漢交雜,民風彪悍,卿要盡心為國家守牧一方。”

 張久亮道:“殿下放心,臣定盡心,鞠躬盡瘁。”

 种師道問道:“卿對管理西域有何想法。”

 張久亮道:“臣乃是國朝理科狀元,平日只是喜愛鑽研格物致知之法,對於如果治理地方,還請殿下賜教。”

 种師道說道:“你是第一任的狀元,也是天子門生。今日孤王再跟你探討一番這治國之道。這治國之道首在民心,萬民歸心,則國泰民安也。如今西域民心不穩,各部百姓相互猜疑。因此首先要收攏民心,此為第一要務也。

 昔年秦始皇統一六國,書同文、車同軌建立大一統之中國,奠定中華文明之根基。我已經傳旨在此地興建明德書院,以漢子拼音之法教授故寧百姓說漢話,寫漢字,卿要關注明德書院建設,持之以恆傳授當地百姓漢話、漢字,久而久之當地百姓才能與我華夏文明融為一體。

 愛卿還要將傳習百姓漢字之法寫成條陳,未來我還華夏軍一同天下,凡是到蠻荒之地都要按此條陳實施。”

 張久亮一聽這就是跟种師道一直說的傳播中華文明相關,於是道:“殿下,您曾經說過格物致知之學也是為民造福的大道,更是遠勝四書五經,不如也將格物致知書院建在此地,向當地百姓傳播格物致知之學。”

 种師道一皺眉,道:“凡是都有兩性,格物致知雖可救民,亦可害人。耶律大石之火槍就是格物致知之學問的產物,此等兇器在敵人之手,險些讓我軍全軍遭滅頂之災。此等學問還要掌握在於我華夏上下一心的百姓手中,萬萬不可輕傳外人。西域能工巧匠甚多,你要加以招募送到中原,讓單師傅(單如圭)調教,多為華夏出力即可。”

 張久亮對此多少有些失望,畢竟他是致知書院的學生,致知書院直屬於火器局。這些年火器局總是被造辦處押了一頭,這次在西域做布政使,那是一省最高的長官,本想在此地發展格物致知之學,沒想到讓种師道以“國之重器,不可輕傳”的理由給否了。

 种師道見張久亮有些不願意,於是道:“卿也研究格物之學多年,又當過國朝的工部侍郎,若不願荒廢可以找工匠三、五人一起習練,但不可廣為傳播。”

 張久亮一聽心中略有寬慰,道:“殿下傳授的格物之法,學生(張久亮畢竟是天子門生,一聲學生拉進了自己和种師道的距離)從不敢忘記。”

 种師道接著說道:“除了傳授當地百姓習練漢字,還要鼓勵農耕。自古民以食為天也,故寧行省所轄伊犁河谷、費爾甘納谷地,皆是沃野千里之地,只是當地百姓喜遊牧兒疏農耕,實在可惜。卿要天賜的神物‘白薯’為契機,廣泛種植,當百姓豐收之後,就知農耕穫利遠勝放牧。繼而鼓勵百姓擴大小麥、棉花、大豆、高粱等農作物的種植,未來西域一定是物豐民富之地,不但糧食可以自給自足,還可以援助華夏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