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江潮信來 作品

二五三 中興圖書館

 施全得到了一個到西夏各村宣講告示的差事,每走一個村子就能得3個大錢,一個多月居然也掙下了100多錢。最近年告示的差事也沒有了,但是他也懶得在回工地記賬了。他總是念告示嗎發現這回西夏國科舉都是隻考漢文,不考党項語。在西夏說漢語的人不少,但是能寫漢語的不多,他是教書先生出身,不但能寫漢語,還能寫一點文章。因此他動了參加科考的心思。

 施全原本想用100多錢給自己和孩子各自買一身體面點多衣服,自己畢竟是個教書先生。但是自從有了參加科考的心思後,他準備咬牙掏出錢買一套四書,回去溫習溫習然後到考場上碰碰運氣。

 种師道在延安府開設圖書館已經開始使用活鉛字印刷之法來印製各種書籍了,所以在延安府書籍很是便宜,但是到中興府才剛剛歸附西軍管理,還沒有大規模的印刷書籍,這裡的書籍還是很貴的,尤其是漢字的書籍就更少更貴了,能到書店買書的都是家境不錯的讀書人。

 施全領著自己的兒子施鳳來到中興府的一家書店,夥計一看來了一落魄的教書先生,雖然身上穿著長袍,可是已經破舊不堪了。於是鄙夷道:“哪裡來的窮酸,這裡的可都是新書。”

 施全一看那夥計的表情,心中無比厭惡,他道:“狗眼看人低的東西,我這裡有錢。”說者掏出了一串銅錢。

 夥計一看有錢,眼睛亮了起來,他輕輕的打了自己的臉一下,道:“哎喲,您看我這嘴,真不不是東西。怠慢了貴客,您買些什麼書。”

 施全道:“我買《四書》。”

 那夥計一聽買四書,一臉為難道:“不瞞大爺說,我們店一年也賣不出幾套四書,原本積壓了十幾套倒是可以便宜買您,不過今日早晨都被1人買走了。”

 施全見貨架上還有《四書》以為那夥計要提價,於是道:“我只要一套,你勻我一套就可,就貨架上那部舊的即可。”

 不過夥計卻道:“我有還怕買嗎?這個書真的被人訂走了。”

 施全怒道:“你這狗東西,哄騙老子!”

 那夥計一臉委屈,剛要解釋,這時候門外來了一個穿著官衣的人,道:“他沒騙你,四書都讓我包圓了!”

 進來的人正是李德標,他到這裡來買書。种師道等人已經到了中興府,他發現中興府在朱武和折賽花的治理下恢復了一些元氣,但是西夏國連番大戰,百姓困苦不堪。因此百姓多有怨言,打著李三太子名義的天地會、天理教等等幫會層出不窮,社會底層還是非常混亂。如果不能迅速恢復生產,收攏民心西夏國不但不會成為西軍爭霸天下的基地,還會成為西軍的一個大包袱。當年耶律德光就是無法經營中原,不得已在滅亡了“後晉”後退回遼國,死在了半路上。

 如今的西軍在西夏國也是遇見了這些問題,之所以沒有集中爆發。主要是西軍主力部隊大部分如今還在西夏國,這種威懾力是非常強大的。另外就是西軍去年種植的白薯獲得了大豐收,本來种師道想用這些白薯去釀酒,獲取更多的利潤。但是現如今把這些白薯全都運到了西夏國,讓百姓暫時能夠吃飽不鬧饑荒。

 無論是西軍的震懾還是有白薯這種粗糧的支撐,都不是能把西夏國帶上正軌的長久之計。种師道又在西夏廣設置農場,特別是讓西軍退伍的戰士設置私營農場就是要改變當地的人口結構。但是西軍的退伍士兵還畢竟是少數,因此更加根本的策略就是改變當地人口多文化認同,也就是讓西夏人自己慢慢認同自己就是中原人。未來改變他們的文化認同第一步就是開設科舉,這個科舉只用漢文,完全摒棄了其他的文字。另外一個就是建設圖書館和書院,讓當地的孩子都讀中文書、寫中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