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塘江潮信來 作品

二二六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隨著西軍控制的地盤擴大,錦衣衛居然缺人,這讓种師道暫時打消了派遣更多的人進入金國的念頭,轉而他再次把精力投入到火器研發中。他知道在未來很長的時間內,騎兵還是戰場上的王者。但是中原的漢族比起北方的女真、白達番各部在騎兵作戰上有著先天的劣勢,只有火器才能彌補這個不足。

 但是魏定國的火器局發展進入了瓶頸期,种師道提出的火繩槍、燧發槍、鐵質火炮一個都沒有研究出來。這一年多來,唯一的一點進步就是鑄造碗口銃的速度加快了一些,另外就是發明了火柴。

 相對於單如圭的造辦處,製造出來的東西就能賺錢,而且單如圭跟方瓊合作非常順利,各種新鮮東西層出不窮,為西軍創造了大量的利潤。與此同時魏定國的火器局為了打造种師道提出的各種火器,花了大量的銀錢,卻只是在製造掌中雷失敗情況下,偶爾研製出來了紅磷火柴,所有這些都讓魏定國有些抬不起頭來。掌中雷是种師道要求火器局研製的比較簡單的火器之一,就是簡化的手榴彈。

 當火器局的火器製造發生困難的時候,种師道一如既往的給與很大支持。种師道想起,在另一個時空的抗日戰爭時期,我們的兵工廠做什麼都是很困難的,就是做手榴彈還是勉強勝任的。所有就跟魏定國說了手榴彈的原理,种師道給手榴彈起名為掌中雷。

 這個掌中雷的最核心的技術就是導火索的研製,种師道對導火索也不甚瞭解,因此只是讓魏定國從白磷、紅磷、艾草等物品中嘗試。原本這些與化學相關的東西應該由王重陽研製,但是王重陽沉迷於修仙練道,對著方面不怎麼上心。魏定國找了王重陽幾次,後來王重陽發現這個東西可能會方便他煉丹,因此加入了研究的團隊。王重陽、魏定國等人試驗了無數次,才勉強發明了火柴!距離种師道所說的導火索的發明還差上很遠。

 不過即使是僅僅發明了火柴,种師道也是賞給火器局白銀1000兩,魏定國羞愧難當,至死不受!种師道對此也是無奈,他知道這武器的發明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魏定國等火器局的人並不這麼想,尤其是還有造辦處在明裡暗裡的競爭。比如為了籠絡更多的人才加入火器局他們和王重陽一起創建了“致知書院”,朱道榮用漢字拼音之法教授的孩子命只要識字500以上,就可以到這個“致知書院”就讀。主要講授的就是种師道的《物理集註》和方瓊修訂的《夢溪筆談新編》。

 沒想到“致知學院”開設不久造辦處就開設了雷同的“格物書院”,為此魏定國找到了种師道告狀。种師道覺得這是好事,讓他們兩家公平競爭。而且還給2家撥付同樣的辦學經費。种師道的做法,更加劇兩家的爭鬥之心。

 种師道見掌中雷距離使用還是有一定的距離,又想起了另一個時空的沒良心炮,這個東西應該是很簡單的吧,於是他畫了圖紙,命令造辦處按照圖紙打造鐵桶10個,送到火器局。沒想到就是這個鐵桶,讓造辦處和火器局又打了起來。

 單如圭並不知道种師道為什麼要讓打造10個鐵桶,在宋朝的時候打造鐵桶並不容易,那時候老百姓都用木桶。但是這個鐵桶對於造辦處還是沒有難度的,單如圭就將這個事情交給了元覺來打造。

 元覺就是原來的鄧元覺,他現在已經出家了,但是脾氣還是火爆。跟著師傅戒嗔一起加入了造辦處。戒嗔來到這裡後感覺是如魚得水,尤其戒嗔跟單如圭不同,單如圭是一個純粹的工匠。他戒嗔可是墨家學說的傳人,种師道寫的《物理集註》的小冊子很多素材都是他提供給种師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