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煎包子 作品

第八十七章 民生

周近大婚,從整個太平莊到源州府,整整熱鬧了十餘天。直到月底,鄉村才恢復了平靜。

如此隆重又排場的婚禮,當真是羨煞了州府不少年輕女孩。少年時讓人低看的周近,為鄉民們作出了最好的表率,為人正直,勤耕苦讀。

而小寧嫁到周府,同樣羨煞了州府的男人們。這位夫人不僅年輕貌美,而且孃家如此尊榮,單是送到周府的嫁妝就扛了幾騾車。

寧家在百姓中口碑極好,因為巡府大人是清官。但這位清官又不同於傳統的清官,不是那種啃著糙米醃菜,和百姓一起過苦日子的青天大老爺。

寧衛為官二十多年,在源州地界置辦了不少產業。小寧陪嫁的田產就有大幾千畝,另外還有黃金八百兩,白銀三萬兩,各種瓷器,珠寶,綢緞更是多不勝數。

若問寧家的產業有多大?洋務衙門可能略知一二。寧家原本是宮中燒琺琅的學徒,因為手藝不佳,被分派到了當今皇帝潛邸聽差。

後來洋務整頓,正好需要有人接替搪瓷場,於是寧衛被派到泯南經營搪瓷造辦,之後發跡成了封疆大吏。如今大肅的搪瓷業,寧家佔了大半的買賣。

搪瓷一經問世,不光洋務的海員們喜歡,普通的市井百姓同樣喜歡。

要知道老舊的木桶木盆,尤其沉重。特別是常年盛水的那種,可以說端一盆水,半盆的重量都在盆上。

而搪瓷這東西輕便耐使,用著極其稱手。搪瓷碗用來吃飯喝水,還結實耐摔,比一碰就碎的瓷碗瓷盤經用得多。窮苦百姓個個喜歡。

如今,搪瓷也和巖油燈一樣,不光賣遍了半個大肅,就連大戎,句麗,南安,東瀛,海外諸多島國都大批購買。這樣的生意,不賺錢是不可能的。

總之,寧遠就是那種有生意頭腦,自己吃肉,還帶著百姓喝湯的巡府。這也讓清流士大夫們無比憎惡,要不是有皇帝維護,他早被彈劾下臺了。

所以對周近這位女婿,寧家那是喜歡得不得了。正牌子進士,又深得皇帝信任,外放到南方推行新政,以後翁婿一家,清流想彈劾就得掂量掂量了。

直到八月底,秋風怡人。

太平莊的農田進入了秋季輪作。

周近正帶著岳父大人,還有道府縣一眾官客遊賞著農莊上的美景。

巡府寧衛,知府江沱,知縣丁真,還有泯南布政使,按察使,都隨著周近的腳步踏遍了農莊的每一寸土地。這正是皇帝準備試行新政的範本。

周近在中進士之前,以士紳的身份治理太平莊這一方土地,政績卓著。無論是農田收穫,還是城中經營的買賣,每年上繳的錢糧都是州府最充實的。

而太平莊上的百姓們,卻並沒有被盤剝的跡象。農民的勞動積極性高,生活溫飽;周府自己也沒有苦成吃糠咽菜的青天老爺,依舊過得殷實。

“寧大人這位賢婿,當真是國之棟樑啊。”

同行的大人們,看著太平莊的富足,無不稱讚連連。自當今皇帝登基以來,被重用的官員大多是願意推行新政的,尤其在泯南,可謂是新政官員聚集地。

寧衛也笑道:“姑爺可是皇上都稱讚的人物,敝府也就不再謙遜了。賢婿還是和我們說一說,你的治理條程是什麼樣的,州府上下也好一起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