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煎包子 作品

第十七章 洋務學堂

之後又拽出一條布袋,抽紗,驗貨。再拽出一條布袋,抽紗,驗貨。

一麻包棉紗,他就驗了三次貨。

這才揮了一下手:“過稱,入庫!”

李恩看在眼裡,忍不住撇了一下嘴:“至於嗎?”

不說喬氏的棉紗絕對貨真價實。單就這麼熟的關係,居然還瞪著眼驗貨,太過分了。

等他把幾十麻袋貨驗完,整弄了半個時辰。

把銀票給喬氏驗收好,喬氏便與他拜別。掌櫃一直笑吟吟的,將他們送回到街上。

等掌櫃的進了門,喬氏才對李恩說道:“以後在外面別瞎說話,聽到了嗎?”

李恩捏了捏荷包裡的銀子,說道:“我還以為他是個好人,沒想到是個奸商!”

喬氏用一條腿使勁,吃力的半蹲下來,說道:“感情歸感情,生意是生意!你丘伯伯的確是好人,但好人也得吃飯,娘收銀票的時候不也看了半天嗎?”

“就應該看,這叫禮尚往來。”

李恩一句話,逗得喬氏和周近都笑了。

接下來,喬氏和周近要帶李恩一起去縣衙交納稅銀,順便看看今年的縣試開始了沒有。

……

穿過商賈林立的西長街,一家人來到江口正街。這裡的風格也為之一變。

平展的正街上,來往的多以長衫顧客為主。因臨近鄉試,讓不少讀書人漸漸在此處彙集。

這裡的店面以書店,字畫,文玩居多;街邊的茶室,客棧也更為清雅,更有不少學堂。

學堂裡,傳來一陣陣清脆的童聲。

讀書的大多是小孩,課本也是太子組織編撰的“庶民蒙學”。可見這本教材之普及了。

就連喬氏看見,都忍不住感慨:“這本蒙學好啊,讓百姓們都能寫能看了。”

李恩也不客氣:“是啊,是啊!”

這部敗絮其外,金玉之中的書,集諸多學者之智慧於大成。短短數十聲韻,加上兩千多簡化字,普通人只要不笨,三五年就能學完。

聲韻拼寫,加上關鍵的簡字,就能說會寫。

現在許多人可以互相通信,交流思想了。甚至有人還寫了文章,和朋友自娛自樂。

更厲害的在於,他們未必會寫,卻能讀懂正體字。

這樣的情景,讓李恩頗為欣慰。一個王朝的繁榮,不僅是物質上的,精神也同樣重要。

心情一好,味口自然更好。

逛吃了一頓午飯,李恩意猶未盡。直逛吃到下午,突然看到了一所陳舊的小衙門。

“咦,這是?……”

看著這所小衙門,他的心猛然跳了起來。

因為大門的牌匾上,赫然寫著四個漆黑的大字。

洋務學堂!

“洋務學堂?這可是太子花費半生心血,讓老四他們督辦的新政學堂啊!不是說新政被廢,學堂全被停辦了嗎?江口縣怎麼還有一個?”

李恩一時有些恍惚,不少陳年舊事湧上心頭。

喬氏也瞧出他相中了這地方,只說道:“小銀,你也想進城上學堂啊?”

“哦,這學堂真開著?”

李恩回過神。

小衙門過於破敗,一度讓他以為是遺址。

周近說道:“開沒開張我不清楚。只是進城販貨,每常看見有人走動,要不咱問問?”

“好呀。”

李恩現在是個小孩,不方便過去打擾。

於是喬氏牽過他的手,一同踏上臺階。

坐門口正打瞌睡的衙役,聽見腳步聲也驚醒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