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以物易物

“徐嬸子,我再盛一碗麵粉來,換一碗滷菜可以嗎?”




“我回家再拿一根臘腸,可以換一碗滷菜嗎?”




“可以啊。”




有了兩人付出實際行動,其他婦人也都紛紛詢問:




“徐大娘,我可以拿魚乾來換嗎?”




“可以,不過要三斤重的,不然我折本。”




“哎,好好好,我這就回家拿。”




“徐奶奶,我可以拿幹筍換嗎?”




“可以是可以,但是幹筍五斤,只能換半碗給你。”




“哎,我這就回家。”




......




陸陸續續的,有人回家拿東西,有人詢問如何兌換。




這素菜沒葷菜換的多,這也是情理之中。




漸漸的,姜家小院的桌上,多了許多瓶瓶罐罐,還有乾貨之類的食材。




灶臺裡的滷菜,也少了一半。




福寶在地上畫正字,寫了三個字,等於賣出去了十五碗。




鍋裡大約還有十五碗,一碗四枚銅板,半鍋就是六十枚銅板,一鍋就是一百二十枚左右。




一副豬下水零成本,人工柴火不計,一個月下來,能賺——




三千六百枚銅板,就是三兩六錢。




如果新增滷菜品種,成本加劇的同時,進項也更多些。




當然了,還有材料費用,要想滷菜好吃,味道獨一無二,個別香料,不可或缺。




總的來說,這門生意啊,可以做!




福寶能想到,老徐氏自然能琢磨得著,一輩子精打細算的她,想的更深遠。




豬下水,在所有人不知道的情況下,屠夫是不會收錢,但量大了,那就難說了。




還有啊,在村裡賣,不大現實。




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老百姓,沒法子日日買滷味,兌換滷味。




要想賺錢,還是得到鎮上人多的地方賣。




“娘,明兒我去碼頭搬貨,中午不回家吃了。”




姜常發抓了抓後腦勺,意識到自己身為一家之主,頂樑柱,不能閒著的。




他要趕緊幹活,賺錢養家。




“哎,明兒娘起早些,給你烙餅帶著。”




老徐氏點頭,兒子幹活吃力,吃的乾糧得帶夠了。




福寶揮舞著小樹枝,將自己“塗鴉”的正字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