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封地1秒漲1兵,百萬鐵騎繞京城 作品

第50章 善無攻防戰(三)


  打退匈奴人攻城的這一仗,讓張遼大開眼界。

  面對上萬匈奴人,各種簡單粗暴的攻城手段,長城軍團不費多少力氣。

  宛如在驚濤駭浪之中巋然不動的礁石。

  任它大浪拍打,卻不傷及分毫。

  要知道他在雁門當小吏之時,也有匈奴人經常寇邊。

  雁門郡各處某一部守軍若能斬首十來二十個匈奴兵人頭,送到刺史府,然後上報朝廷去,便是大功一件。

  而獲得這一二十個匈奴人的人頭,卻要費勁九牛二虎之力。

  首先匈奴人騎術厲害,馬上騎射了得,如履平地。

  他們就像草原上的狼一般,呼嘯來去,滑不溜秋。

  雁門郡的守軍想要抓住他們,可得付出不少的代價。

  因而雁門郡守軍見到匈奴人來犯,一般不願意去關去追捕,守住關卡就好了!

  加上最近幷州兵馬被抽調大半到冀州給中郎將盧植平叛黃巾,雁門、寧武、偏關三處兵馬更少。

  這次張遼他們押運鹽鐵的一千人,也是幷州刺史府僅剩的一點家底。

  而在駱縣突圍之時,面對幾千匈奴騎兵,即便有呂布開路,張遼斷後。

  匈奴人人多勢眾,他們也只是邊打邊撤,哪有現在這般將匈奴人視為豬狗斬殺。

  這一仗,看得張遼心潮澎湃。

  出生馬邑豪商大戶之家的他,從小就喜歡舞槍弄棒,習得一身好武藝。

  奈何雲中四郡的漢人軍事實力衰弱,在雲中四郡居住的漢人紛紛內逃。

  張遼卻選擇參加邊軍,與大哥張汛一樣當一個邊關守軍,將這些異族驅逐。

  奈何邊軍只守關,不出關。

  他被丁原發掘後,到了刺史府上,本以為能出征邊關,哪知第一趟任務卻是給匈奴人送物資。

  現在,有幸見到了這些日子塞外傳言紛紛,要收復雲中四郡的侯爺。

  而且,還親身參與了侯爺的兵馬打退匈奴進攻的一戰。

  這樣下去,此消彼長。

  劉瑋麾下的兵馬仗著城防以及層出不窮的守城手段,定然將匈奴人折磨得崩潰。

  不出三五日,只要匈奴人士氣低落,城中騎兵乘機殺出,定能讓匈奴人全線潰敗。

  張遼也看到了城中長城軍團的騎兵隊伍,那是一個精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