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走偏鋒 作品

0100進化的經脈

現在看到如此短的時間內就刷出了一小點屬性,再對比起晨練時那拉胯的效率,陳覺就開始心思活絡起來。

趁著上課鈴還沒響,陳覺趕忙掏出手機在淘寶上搜了一下。

可調節的上限20kg負重背心來一件,單個2kg的負重手環來一對,單個6kg的負重綁腿來一對,一套買下來花了500多。

東西不貴,但是重量有點驚人,算起來一共72斤的負重。

還好都是可調節款,一次性上那麼猛的負重,陳覺估計自己還沒適應就要被壓垮。

……

上網挑好了負重,上課鈴聲也正好響了起來。

教室內開始鴉雀無聲,臺上講課的是一位頭髮花白的老教授。

只見老教授點開了課件,又讓同學配合地搬了一個人體模型到臺上開始講到:“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下中醫裡的經絡基礎。”

“我們人體內的經絡一共分兩部分,一種是經脈,一種是絡脈。其中縱行的幹線稱為經脈,打個通俗點的比方,經脈就像是城市裡的主幹道、江河裡的主流。”

“而從主幹道里分出的支流,我們稱為絡脈。絡脈網絡全身各個部位,和主幹的經脈共同組成了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

老教授一邊講解,一邊拿著細長的教鞭對著那個人體模型上密密麻麻的經絡圖指指點點。

陳覺也是第一次聽中醫學的課程,感覺非常形象有趣。

特別是那些經絡圖的出現,就像是小時候玩遊戲、看武俠劇裡發現了某個神功秘籍一樣,令人感到新奇。

“經絡中有十二經脈,十二經別、奇經八脈、十五絡脈、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等。”老教授翻了翻課件一邊介紹,同時話風一轉道:“同學們肯定很好奇,為什麼這些經絡裡頻繁出現十二這個數值?”

“是古人有某種數字上的強迫症,硬湊出來的?”

“其實真正的原因是,古人發現了這十二經絡的運行時間規律,恰巧就對應我們古代的十二時辰。”

“就像我們現代臨床醫學裡的人體生物節律,我們的身體器官並不是一天24小時都在工作,它們在不同時間段會做出不同的反應。例如我們的腸胃,到了飯點胃酸和消化液就會分泌加速,同時讓我們的大腦感覺到飢餓。”

“同樣的道理,十二經絡的運行同樣跟每天的十二個時辰對應。”老教授一邊講解,一邊翻動課件。

“其實最早期的經絡學說,也就是馬王堆漢墓出土的醫書裡只記載了11條經脈。”

“一直到後來的《黃帝內經》面世,才形成了現在的中醫十二經脈理論。”

“至於這後增的一條經脈,叫做手厥陰心包經,它的背後其實還有一個非常有趣的小故事。”

“西方解刨學在1846年才發現人類上臂有一條遺留正中動脈還在不斷進化。正中動脈是人類胎兒時期的正常動脈,在出生前開始退化,只有10%到30%的成年人才有所保留,也被稱作變異動脈。”

“這條西方解刨學剛發現的上臂【遺留正中動脈】的解剖位置,恰巧就跟手厥陰心包經完全一致!”

“而《黃帝內經》的成書時間大概在先秦至漢代,這說明了我們的老祖宗比西醫早了快兩千年就發現了這條正在進化的經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