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文 作品

第三百零六章 太子的實習期

領著百官進入皇城,眾人在朱雀門前散去,。

李承乾坐在興慶殿內,看著邊關送來的奏報,真珠可汗的牙帳就在獨邏河,這半年來漠南還是發生了不少事,漠北人一度又向白道川進攻,白道川亦是當年唐軍破頡利大軍的地理位置。

白道川又是白道嶺,從騎兵的戰略來看,這是進取陰山關鍵?

太監候在一旁,低著頭安靜站著,等候著太子殿下的吩咐。

李淵牽著小兕子從興慶殿門口走過,從殿外看去,就見到了殿內正在看著奏章的孫子。

小兕子穿著道袍,髮髻上留著一根木釵,她低聲道:“爺爺,以後……皇兄成了皇帝也是這樣的嗎?”

李淵撫須笑著,低聲道:“也該是這樣的吧。”

小兕子抬首道:“現在父皇不在長安,天下大事都在皇兄手中了。”

李淵牽著她的手,又走向了欽天監。

李淳風道長跟著陛下出遊了,袁道長出去之後至今未歸,現在小兕子就是欽天監的小主人。

殿內,一份份的奏章就在太子的手邊,只是太子的神色並不好看,多半是見到了什麼不開心的事?

李承乾沉默地站起身,走到興慶殿外。

黃昏時分,李麗質便快步走來了。

李承乾低聲道:“舅舅還是覺得我們太年輕了。”

李麗質雙手揹負,低聲道:“是舅舅自作主張做了?”

“雖說孤當初說過要收繳青海的賦稅,但不能由舅舅開口。”李承乾伸手拍了拍殿前的這棵銀杏樹。

“舅舅是想要幫皇兄,可又覺得皇兄年輕,有些政令該由他過問?”

一個二十三歲的太子主持國家大事,確實太年輕了。

誰也不知道這一次皇帝出遊,要多久才會回來。

而一個年輕氣盛的太子處理朝政,又有太多的不確定性。

皇帝不在,朝臣就要幫扶太子,而既掌握大權,又是當今太子舅舅,趙國公自然是在此時最德高望重的。

鄭公雖說也跟著父皇出遊,但房相依舊在朝中。

李承乾接過太監端來的茶碗,神色凝重地喝下一口茶水道:“無妨,孤也該有個依仗長輩的樣子。”

言罷,又補充道:“只是暫時的。”

李麗質遞上一卷書道:“這是妹妹與小武,小慧寫出來的方略。”

拿過妹妹的書卷看著,都是一些關於關中吸收資源以及儲備資源的想法。

李承乾又問道:“京兆府看過了嗎?”

“妹妹讓小武也給京兆府送去了一份,想來再過幾天京兆府就會給回話。”

她又道:“妹妹先去與母后用飯了。”

“嗯。”

夜裡,李承乾依舊坐在興慶殿前,身邊的燭臺還點著,風吹過的時候,燭光時而晃動。

又有太監遞來奏章道:“太子殿下,禮部尚書李百藥求見。”

李承乾神色平靜地回道:“他也一把年紀了,讓他早些回去吧,有事明天早朝再論。”

“殿下。”太監小聲道:“他是來告老的。”

李承乾接過辭官奏章,看著內容遲疑道:“現在的禮部侍郎是誰?”

“回殿下,是張大素與許圉師。”

張大素是當年郯國公張公謹的兒子,郯國公早早過世了,而他的三個兒子都在朝中任職,勳貴子弟上升太快不是一件好事。

許圉師又是科舉新晉的臣子,朝中六部不是京兆府。

京兆府任用可以大膽一些,可六部官吏任用升遷,需要謹慎。

只是稍作思量,李承乾吩咐道:“去將李百藥請來,再去告知褚遂良,讓他暫代禮部尚書。”

“喏。”

夜色已完全籠罩了這片夜空,寧兒帶著食盒而來,在太子的面前放好菜餚。

李承乾道:“多準備一副碗筷。”

“喏。”

做好這些事,寧兒便走回了興慶殿,看著書桌上的一堆奏章,便開始整理。

夜風吹來的時候,還是有些冷。

李百藥被太監領著走到近前,他鬚髮皆白,身穿官服行禮道:“太子殿下。”

李承乾扶起這位老人家,道:“與孤一起用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