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有悟 作品

第116章 恨不得把先人挖出來火化一遍

 天下本來就沒有免費的午餐,想要吃的東西,那麼就得付出。 

 這麼做還能一石二鳥,通過這種方式就能輕易分辨出“綿羊”和“豺狼”。 

 願意拿東西換的人,多數不會去打劫,而不願意拿東西換的人,就有概率概率會去打劫了。 

 而菜刀、棒球棍等生活中能搞到的“武器”,則是更進一步的篩查,如果連武器都願意上交換東西,那犯罪率就更低了! 

 2024年以前就已經是大數據時代,在大數據萬物互聯面前,其實任何人都沒有什麼隱私可言。 

 舉個例子,還記得前幾年的口罩期嗎? 

 比如一個人的活動地點,在某年某月某日某時消費過什麼東西,通過手機定位又在那個時間段去過什麼地方,在那個地方又停留了多久,甚至還有通話記錄、財產評估、個人人際關係等等等。 

 大數據遠比你想象的要厲害的多,如今用在末世裡也是一樣的。 

 畢竟領取救濟糧需要手機掃碼登記的,手機沒電?沒事,車上就有便攜式充電器,充電五分鐘後在掃碼登記領取救急物資。 

 你什麼時間領的什麼東西,在哪裡領的等等都有詳細記錄,而且每個人用這個系統必須實名。 

 所以,許多人覺得現在犯罪成本低,官方根本管不過來,但他們的違法犯罪行為其實都有跡可循,甚至已經在系統中留下了犯罪記錄。 

 不客氣地講,你一個星期和情人在哪裡,什麼時間,開了幾次房都能給你掰扯明白。 

 甚至明州城警方都能通過哪裡死人了,發生什麼案件,這段時間去過案發現場的有哪些人,都能通過查留存的衛星、攝像頭等多種手段拍攝的監控識別來進行比對鎖定。 

 如果一次無法確認,那麼他們總還會再次犯罪的,畢竟靠打劫為生的人,不繼續作案難道等餓死嗎? 

 到時候就可以比對多頻次出現在案發現場的人,就能輕鬆篩查出高危潛在犯罪人員,畢竟正常人誰會整天沒事在外邊瞎晃盪?還淨往案發現場跑? 

 等以後官方掌控力恢復,去哪兒都要掃碼刷身份證的時候,就會出對應的評分系統,比如綠碼、黃碼、紅碼就很不錯。 

 綠碼是良民,黃碼則可能有參與犯罪,紅碼基本就是實錘了,犯罪分子無疑! 

 說到這裡,有小夥伴可能要出來質疑,覺得這樣有漏洞,覺得只要出門不帶手機或者關機不就完事了? 

 但你每次去官方救濟點購買消費,還有官方運輸車隊那邊領取救濟物資和水的時候,都會要求刷碼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