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的大冬瓜 作品

第33章 接下來的安排

 花了三天的時間,楊洋才將這2000萬全部花乾淨了,而2000萬也只購買了九龍倉4%的股份。

 好在正處於股災之中,而且這2000萬也並不是很多,所以才沒有被發現。

 也是因為處於股災中,九龍倉的股票也已經摺損很多,否則2000萬還不一定能買到這麼多股份。

 而後朱迪銳就重新做回自己的事情了。

 那就是去收購報社。

 而且現在距離朱迪銳給那幫兄弟放假,也已經有半個月的時間了,所以朱迪銳也就將他們重新召集起來了。

 在楊洋收購九龍倉股票的這三天時間,朱迪銳也讓他的這幫兄弟,出去打聽香江現在有哪些報社,並且這些報社的受眾群體市場佔有率,以及現在的經營情況等等。

 經過三天的時間。

 朱迪銳也算是將香江的一些報社,給瞭解清楚了。

 如今的香江怎麼說呢?很亂很雜。

 有一句古話說的好:廟小妖風大,水淺王八多。

 別看香江只是一個彈丸大小的地方,但是其中的報社,可真是海了去了。

 不說那些貼牌報社和小型報社,就說比較出名的。

 英文日報有5家:《南華早報》、《虎報》、《亞洲華爾街日報》、……………

 中文報紙也有5家:《成報》、《明報》、《新報》、《星島日報》、《文匯報》、《大公報》。

 除了這些日報外,還有期刊月刊各種刊物。包括《新聞天地》、《明報月刊》、《八十年代》、《廣角鏡》、《鏡報》、《爭鳴》、《百姓》等。

 除了這些有名氣的報紙外,還有一些發行量僅僅只有幾千份的報社。

 像這種小型報社裡面的人員,甚至可能就一兩個人而已,他們甚至都沒有自己的印刷廠。

 思索了半天,最終朱迪銳選擇了一家飛羽報社。

 這飛羽報社說起來,還是一個有些年頭的報社了。

 飛羽報社成立於1958年,距離現在也有20多年了。

 飛羽報社在如今的香江,也屬於中流層次。發行的日報每天發行量,大概有個八、九千的樣子。

 而且飛羽報社擁有自己的印刷廠。其內的員工雖然不多,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