鯰魚頭 作品

第108章 帝國的俾斯麥

布加勒斯特的凱旋門和王宮一樣命運多戕,現在的凱旋門還是木質的,沒過多久就倒塌,1922年為慶祝一戰勝利修了個石頭的,35年被拆除,又建了第三個。

卡羅爾一世的王宮同樣被多次焚燬,又多次重建,就像羅馬尼亞人的性格一樣,百折不撓。

出生在德國的卡羅爾一世今年44歲,他是個很善於審時度勢的人,站隊技術一流,比意大利人更聰明。

跟聰明人打交道會更省力,喬治相信卡羅爾一世會在德國和俄羅斯之間做出正確的選擇。

俄羅斯對羅馬尼亞的威脅固然大,奧匈帝國和奧斯曼帝國對羅馬尼亞的威脅也沒有小到哪兒去,德國人的承諾可以保護羅馬尼亞不受俄羅斯帝國的入侵,可萬一有一天,奧匈帝國和羅馬尼亞之間爆發戰爭,德國人會幫誰?

這根本不用考慮,德國人肯定會幫助奧匈帝國。

所以卡羅爾一世也需要俄羅斯的承諾。

“陛下真誠邀請你前往聖彼得堡,參加陛下的登基週年慶典,我也可以通過這個機會和老朋友們敘敘舊,懷念我們並肩作戰的日子。”米柳京有資格這樣說,他跟卡羅爾一世確實是曾並肩作戰。

第十次俄土戰爭的計劃就是米柳京制定的,羅馬尼亞加入戰爭後,卡羅爾一世擔任西路軍總司令,俄羅斯在西路的軍隊也要接受卡羅爾一世的指揮。

“感謝陛下的邀請,我會當面向陛下祝賀。”卡羅爾一世不拒絕,也沒有資格拒絕。

俾斯麥的承諾不說虛無縹緲,絕大部分都是畫餅。

俄羅斯和德國也是盟友,沙皇和德皇還是親戚,俄羅斯和羅馬尼亞之間爆發戰爭,德國人的幫助能到什麼程度?

即便俄羅斯不出手,萬一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之間爆發戰爭,德國人是否還能出手相助?

卡羅爾一世出生在德國,曾加入普魯士軍隊作戰。

保加利亞公國現在的大公亞歷山大一世是來自德國的巴滕貝格親王,他青年時代曾在普魯士軍隊服役,後來在俄軍服役,作為俄軍成員參加了第十次俄土戰爭,和俄羅斯的羈絆不亞於羅馬尼亞。

羅馬尼亞位於俄羅斯和保加利亞之間。

這樣一來就尷尬了,用群狼環伺來形容羅馬尼亞現在的周邊環境也並不過分。

所以這時候如果亞三願意給卡羅爾一世一個承諾,卡羅爾絕對不會拒絕。

喬治不知道另一個時空,俄羅斯是否注意到德國和羅馬尼亞之間的聯繫。

第一次世界大戰,羅馬尼亞最終選擇加入俄羅斯所在的協約國。

老年人之間的交流,輪不到喬治插嘴。

陪伴喬治的是羅馬尼亞王儲,斐迪南·邁因德拉王子。

斐迪南的父親是霍亨索倫親王利奧波德,卡羅爾一世是他的伯父,因為卡羅爾一世沒有孩子,所以斐迪南被選為卡羅爾一世的假定繼承人。

卡羅爾一世夫婦1870年生下瑪麗亞公主,可惜瑪麗亞公主在四歲的時候不幸夭折,直到現在,卡羅爾夫婦都沒有再生育孩子。

現在沒有不代表未來沒有。

如果未來卡羅爾一世夫婦有了孩子,那斐迪南就將失去王位繼承權,這就是“假定”的原因。

卡羅爾選擇斐迪南作為自己的繼承人,除了血緣關係之外,還因為奧匈帝國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一世,是斐迪南母親的表哥。

已知斐迪南來自德國的霍亨索倫家族,所以斐迪南跟德皇也是親戚。

1914年10月10日,卡羅爾一世去世,斐迪南登基。

1916年8月27日,羅馬尼亞加入協約國參戰,兌現了他在宣誓就職時所許下的“我將會作為一名優秀的羅馬尼亞人來統治這個國家”的誓言。

但由於斐迪南對霍亨索倫家族的“背叛”,憤怒的威廉二世將斐迪南的名字,從霍亨索倫家族的族譜上抹去。

這也算是大義滅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