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水三秋醬 作品

第六十章 水患

 “真是豈有此理!”

 見陛下因此動怒,朝中文武官吏一併跪下參拜,只求皇上息怒。

 漸漸的,朱由校稍沉住氣,他緩慢的坐了下來,可即便如此怒氣並未得到一絲銳減,不過是怔怔的看著。

 “百姓性命無端受害,你等有什麼話說?”

 孫承宗身為天啟皇帝的恩師,在這件事情上還是有一定話語權的,他拱了拱手,是尊敬的說道:

 “陛下,臣曾聽聞:三年夏,降水,汗水溢,流名四千餘家之事,當時在洪水中不幸逝去的百姓不計其數,何況還有幾千名百姓流離失所,

 若是暴雨連降,只怕是會損毀各類房屋,累計數量將會達到近10萬餘所!如此一來只怕是……損失慘重!”

 趙南星也深知他責任之重,何況他身為一屆清官,自是不想看到他轄下的百姓遭此荼毒,因此他主動承擔了本次責任:

 “陛下!臣身為禮部尚書,未能盡到尚書之責,不能讓百姓度過此劫,懇請陛下下旨治臣失職之罪。”

 孫承宗見狀連忙補充了一句:“陛下,萬萬不可怪罪禮部尚書,

 如今這天災難料,若非禮部尚書對防澇救災之事已有準備恐怕將會遭受更多災難,趙大人並無失職之過,還請皇上明鑑!”

 孫承宗說的話對於朱由校而言還是較為好使的,他稍沉住氣來而後看向跪在地上的官員,如是說道:

 “趙愛卿所言即是,既然無愧於職守又豈能怪罪於孫卿?你們都起來吧!”

 “謝皇上不罪之恩!”

 話落,一眾官吏這才敢起身回話,並對聖恩表示感激。

 “謝皇上!”

 回到原有位子上後,朱由校又開口問了一句:“如此一來,這石門只怕是要因此受災,暫且將他們安置於其他地方倒也不是個長久之計,

 這賑濟災民是朝廷不容推卸之責,葉首輔,朕命你立刻前去籌撥專款,指派專人投入賑災,

 李從心,朝中重大營造工程屬你執掌,你去派人修築那堤壩,避免水位上漲殃及其他城鎮,除此之外,朕還要你排除萬難,儘快協助他們避免水泛成災!

 趙南星,你身為地方官員,這石門之事由你掌管,朕唯恐那潰堤成災,倘若不能查明原因,永除後患朕將會因此遷怒於你!你可要有心理準備。”

 朱由校語氣溫和,可對於一種官員而言卻是一道詭異的催命符,令他們害怕不已。

 “是!老臣遵旨!”

 接到聖上口諭的官員皆是這般說道,他們知道這水災一旦促成將會造成多大的危害,當然不容小看。

 若真只是天災那也就罷了,怕就怕在這是有人刻意而為之。

 唐劍秋心想:“陛下在位時期,地方上腐敗極其嚴重,官吏們搞出許多苛捐雜稅,肆意盤剝貧苦老百姓,

 造成老百姓食不果腹流離失所,農民起義之勢如地火運行,只怕此事為人禍,若是沒有記錯夢中自會有人舉薦我干涉審理此案。”

 雖說為陛下排憂解勞,解萬民之苦乃是莫大的殊譽,可經歷過前世之苦讓他逐漸看清,他做的很多事情都是吃力不討好且還遭人恨的。

 倘若陛下執意讓他受理此案他不得不從;

 而接下來朱由校的一番話更是讓他深陷其中:“朕認為需要一剛正不阿,且素有查案之能為人審理此案,諸位愛卿可有推薦?”

 “說來我大明朝中有不少清廉官員,若是要舉例一二就有趙南星大人,唐國棟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