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琵琶行4





史載,白居易少時苦讀,參加科考之後, “十年之間,三科登第,名人重爾,跡升清貴。”仕途比李白杜甫順暢了不止一點,連中唐大佬韓愈都比不過他。】




李白杜甫韓愈:???扎心了小娘子。




韓愈想到這也頗為怨念,他曾經參加了三次進士考試,均是失敗,第四次才得以考中;考中進士後,他又三次參加吏部的博學鴻詞科考試,無一例外均未考中,白居易這種三科登第的經歷豈止是比他好了一點?




韓愈有些辛酸,又有些高興,白居易是個人才他早就




知道,朝堂多了這樣一位賢才之士,是國朝之幸。




可是,白居易怎麼就被貶了呢?自己怎麼就又被貶了呢?!




太極宮。




李世民聽到白居易耀人的簡歷也不由得目露讚許: “一次便難,白居易竟能三科登第,可見才華橫溢。”




嬴政和劉徹聞言也是在心裡點頭,是個有才的。這樣有才能的一個人,怎麼就被貶了呢?他們和韓愈想到一起了。




【說起來,白居易和韓愈作為中唐兩大詩派的扛鼎人物,同朝為官近二十年都沒有交往記錄,直到韓愈晚年才有了些詩詞唱和,難道前幾十年他們沒有get到彼此的人格魅力?】




白居易:???




韓愈:???




這種私人關係難道也值得探究嗎?終南山。




李白失笑,後世的有些關注點真是異於常人。




【元白詩派抑李揚杜,白居易還寫文章嘴過李白的詩風雅比興十不存一,韓愈很喜歡李白,是李杜雙擔,莫非他倆是因為自家偶像所以各自看不順眼?】




李白吃瓜的笑容凝固在臉上:怎麼還能和我扯上關係?白居易:我現在還沒嘴你這小娘子能不能不要隨意揣測?他只是在心裡構思了一下,根本來不及寫出來就在前幾課被劇透了一臉,他還怎麼寫?




韓愈府中。




妻子盧氏饒有興趣地推了推丈夫的肩膀: "夫君,真是因為如此麼?"




韓愈無奈了: “夫人怎麼也這樣調侃,且不說那白樂天如今未曾寫這樣的文章,便是寫了,我之遷怒,又豈是君子所為?"




【李白和王維也沒什麼交集,按理說,兩人同時,又都是當時的頂流,還有共同好友孟浩然,二人又都拜訪過玉真公主,明明有一百次交往的機會,偏偏就是沒有,也不知道是為什麼。】




李白:...




一旁的杜甫忍笑: “似乎確實未見太白兄與王摩詰交遊。”




李白表情平靜: "交遊一事因緣際會,各隨心意,這有什麼好奇怪的。"另一邊,萬萬沒想到還能cue到自己的王維:....未曾相交便未曾相交,後世怎麼連這等小事都要探詢。




王摩詰心細如髮,電光火石間想起楚棠之前的言語,忽然有所明悟




:文人私交,在後世眼中,不會也是“八卦”中的一類吧?




【歷史上還記載了有關白居易的一個小故事,說他初到京師時,拜訪名重一時名士顧況,顧況看到他的名字出言調侃,說,長安的米價很貴,你想在這裡住下來可不那麼容易。然而等他打開白居易呈上的詩卻是翻然讚賞,誇耀道:




“能寫出這樣的詩,在長安住下來還是很容易的。”白居易送上的詩正是那首《賦得古原草送別》。】




眾人的興趣一下子被提起來了,紛紛想知道到底是什麼詩才會讓人說出這樣一番話。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詩歌原文被放了出來。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東晉。




謝靈運於廊亭讀到了這首清淡的小詩,一雙眼睛越來越亮。即使早已見識到了唐人的手筆,他仍然會一次次為他們的詩作所驚歎:




“此詩初讀只覺平平無奇,細品之下卻是大有深意,草木歲歲枯榮,縱有火燒殘,來歲春日仍會有新芽長出,欣欣向榮、生生不息之理自蘊含其間,如此才是天然之詩!"




自孫綽、許詢起始,時下盛行玄言之詩,於詩語之間寄託玄理,卻形象全無。他自得於自己的詩,以記遊發端,摹山川勝景,而後道德窮通之理,可在這首詩的對比下,他詩作結尾續上的玄言是何等相形見絀?




唐朝。




隱居茅山的顧況再次聽得這一樁舊事,唇角浮現起幾分淺淡的微笑。他素來輕狂,看到白居易的名字忍不住出於調侃,直到看得帖上之詩,才識得眼前才俊。他以為白居易詩才已是佳絕,可今日讀到《琵琶行》才知曉,當真有人一支筆足矣移人。




"有詩如此,何止在長安居易,便是天下亦可去得!"




連各朝名家都讚歎不已,更不用說天下百姓了。白居易的詩本就通曉平易, “離離原上草”幾句更是明白如話,彷彿童謠一般從口中說出,卻又蘊含哲理。最重要的是,它短啊!比《琵琶行》短上太多太多了!




這樣淺近好讀的詩句一下子便受到了市井百姓的青睞,連垂髻童子都能幾遍成誦,一時之間,蔚然成風。




【可以說,白居易三科登第,初步證明了自己的政治才能,又憑絕佳的詩才得到了大佬賞識,可謂是長安的新晉頂流,名滿京城,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是後來呢?琵琶女年老色衰, “老大嫁作商人婦”,詩人也因為觸怒皇帝,被貶出長安。他們都是曾經輝煌的京都子,現在俱成了潯陽江上的落寞人,命運何其相似?




和京中相比,潯陽是什麼樣的呢?“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住近湓江地低溼,黃蘆苦竹繞宅生。”沒有音樂,地方也太潮溼了,溼氣重對身體不好,可能白居易就是有點水土不服,所以才病了的吧。




生病的人總是脆弱的,更何況他日日夜夜聽到的是什麼呢?“杜鵑啼血猿哀鳴。”猿前面講過了,杜鵑也是悲啼之鳥,傳說杜鵑鳥啼叫的時候,會從嘴裡淌出血來,聲音極其悲切。




難道就沒山歌村笛之類的可以解頤嗎? “嘔啞嘲晰難為聽。”他在潯陽連個解悶的都沒有。這裡埋了個小心機,照應上了前面的“舉酒欲飲無管絃”,也側面凸顯了琵琶女的難得,這樣,一整篇都統攝到音樂裡了。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一番話娓娓道來,既說清了自己的感慨,又表達了對琵琶女的讚賞,情致委婉、平易流暢。




這一段也是考試的重點,大家一定要高亮注意哦!尤其是“嘔啞嘲聽”四個字,劃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