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夢遊天姥吟留別11



李白彷彿被當頭一棒,訥訥不能言,對面的賀知章亦是沉默不語,他們好像從來沒有從這個角度來思考過。李白的確有才能,可這樣的才能是皇上需要的嗎?是如今的大唐需要的嗎?




沉默半晌,李白嘆了一口氣,緩緩道:“自古以來,多有生不逢時之人,白素來不曾作如此想,卻不料在後人看來,竟有不逢時之憾。"




旁觀者清,一旦被撬開一角,他忽然便能覺出幾分自己的不合時宜了。




賀知章也是感嘆:“老夫當日呼你為謫仙人,謂你從天界誤謫凡塵,現在看來,不是天界,而是古朝。"




可惜這貶謫之所,是幸耶?還是不幸耶?




未央宮。




劉徹之前一直希望李白如果在他的武帝朝就好了,但聽到這裡,他忽然有一些懷疑,如果現在有人在他耳邊反覆陳說縱橫之術,他真的願意聽信並將那人委以重任嗎?




漢初。




>




不說旁的,亂世縱橫,應該更適合他吧?




三國。




曹操一拍桌子,仿若醍酬灌頂:“李白應該來投奔我呀!我可以專門為他寫一首《短歌行》!”然後把陳琳手上的檄文都交給李白來寫,這對他來說還不是小菜一碟?




正在府中的陳琳突然覺得背後一涼,並不知曉自己的老闆生了換掉自己的心思。雖然,不一定換得掉就是了。




中唐。




白居易忽然想起李白的一句詩:“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人生道路如此廣闊,卻唯獨沒有我之出路,如今看來,這大道,是盛唐諸士的大道,而非太白的大道啊!"




【這裡好像是一個悖論,盛唐因李白而精彩,可在盛唐的李白,永遠無法實現自己的理想。似乎,他不是生來就不願做官,而是時代並沒有給予他機會;他不是不適合做官,而是不適合做盛唐的官。




說到這裡,我們再來讀一讀結尾那句詩,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是他夢醒之後的吶喊,他喊得那樣聲嘶力竭。




“生命在最困頓的時候,才會發出反抗的強音,他的傲岸不屈,建立在他作為一個士人不得志的辛酸悲苦之上。一句穿越千古的名句背後,是一個生命所能承受的重量。"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




或許,只有杜甫,才真正懂得李白。】




長安院落。




賀知章輕輕嘆息:“吾不如也。”




李白神情愀然,眼眶卻有些微微泛紅:“伯牙子期,高山流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齊地。




杜甫沒忍住鼻頭一酸:“太白兄太苦了……”




世人只見到他的詩文蓋世,哪裡能想到,他也只不過是一個憔悴落寞的失意人呢?




中唐。




白居易亦是面露感慨:“當日李白因永王之罪被捕入獄,時人皆說李白可殺,子美偏道‘吾意憐其才’,後來李白長流夜郎,子美不知他已被赦還,日日憂慮竟以致入夢,其情若此,實乃感人。 仟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之句,每每讀來都讓人落淚啊!"




“是啊,”元稹點點頭,”‘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李杜雖交遊尚短,但知交傾蓋,《夢李白二首》,便是二人




情誼的見證。詩中所書,確實只有子美,才懂得太白。"




開成年間。




李商隱一邊感動於李杜二人的感情一邊尋思,是不是給杜牧也寫封信?他們明明與前代兩位如此偉大的詩人同姓,卻沒有發展出如那兩位詩人一樣的友情,實在是太令人遺憾了!




北宋。




蘇軾道:“唐人知交,有李杜、元白、劉柳,而李杜元白記夢之作,更見情誼深厚。”




“‘不知憶我因何事,昨夜三迴夢見君。’元白記夢之作,或許有效法於杜詩也未可知。”蘇轍回答道。




蘇軾一笑:“詩可效法,情卻不可效法。”元白的友誼,也是文壇的一段佳話。




【詩人總是天真的,理想主義的心靈讓李白無暇顧及現實的規則,但我們仍然要感謝這樣的“悖論”,因為前代可能容得下一個縱橫家,但容不下一個天才的詩人,是大唐的繁盛,大唐的蓬勃,才孕育出那樣一個李白,昂揚的時代需要歌手,李白就是那樣一個歌手。】




水鏡的畫面突然一轉,出現幾個大字——李白《將進酒》眾人麻了,不是,他怎麼還有代表作啊?!




鏗然的樂聲傳來,只見畫面上出現一個房間,一個短髮的中年男人坐在桌子上,懷抱一把未曾見過的樂器,信手彈撥著,在他的右側是一個頭發花白的老人,正順著樂聲空掌打著節拍。




這是……後世人給李白的詩譜了曲子?




眾人的胃口一下子被吊得老高,而內行如李龜年等人卻是盯著畫面裡的樂器眼睛放光,這樂聲活潑明快,和他們聽過的殊為不同,曲子也豐滿動聽,聽來竟是別有一番風味。




一聲弦轉,男人仰首,引吭高歌:“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曹植猛然瞪大眼睛: "這是勸酒詩???"




誰家的勸酒詩從黃河開始寫啊!眾人一片譁然,知道李白會寫,不知道他這麼會寫啊!《夢遊天姥吟留別》不算,《蜀道難》不算,《月下獨酌》也不算,他還有一首《將進酒》!




謝靈運實然開始自我懷疑,我配做李白的偶像嗎?我何德何能能被這樣的詩仙寫進詩裡啊!音樂繼續,男子的聲音高亢而嘶啞: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曹操倒抽一口涼氣,同樣是寫人生




苦短,自己是譬如朝露,李白卻是朝如青絲暮成雪,轉換何其速也!畫面何其觸目驚心也!




贏政呼吸微微急促,是的,就是這樣,人生短促,早晨尚且是滿頭青絲,入夜卻已然變成了白頭翁,生命流逝如此之快,怎能不生出倉皇眷戀之意?李白簡直將時節如流的感覺寫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