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影裡的沉默 作品

第二百三十章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秦二哥果然是急公好義之人!”聽到秦瓊的話,以及看到秦瓊那誠懇的表情,陸辰在心中暗自稱讚了一句。

  其實後世有不少人也質疑過秦瓊,說秦瓊在整個隋唐期間在各大勢力之間反覆橫跳,最終在大唐還獲得國公勳貴之位,甚至有人拿秦瓊跟呂布做比較,呂布在三國的時候也是多次投靠各個勢力,但是呂布最後卻是沒有得到好下場。

  其實秦瓊的轉換勢力和呂布之間是沒有可比性的,呂布就不用多說了,已經定性了“三姓家奴”,說實話,呂布這個人,武力高,戰力猛,但是做人不行,為名利殺其恩主這種行為就是典型的白眼狼。

  而秦瓊呢,說他在各個勢力反覆橫跳,說秦瓊“六易其主”,居然還將秦瓊與關羽關二爺一同奉為忠義代表,後世有不少人覺得秦瓊“六易其主”並不能夠代表“忠誠”二字。

  秦瓊的“六易其主”是有其必然性和客觀性的,秦瓊最開始是作為隋將,分別在來護兒和張須陀帳下為將,而這只是隋朝軍隊之間的內部調動,這實際上並不算是易主,一名軍人根據軍令進行駐防調動這算是什麼易主呢?

  至於秦瓊轉到裴仁基帳下,則是因為跟隨張須陀圍剿瓦崗寨兵敗,連張須陀都戰死了,他當時還是隋將,自然是不願意屈身事賊的,因此只好就近投奔名義上好歹還是隋軍的裴仁基。

  結果,等到秦二爺來到裴仁基這裡以後,這位大人直接主動投降了瓦崗寨,身為其部下的秦瓊也只好跟著投降,實際上,在真正的歷史是跟《隋唐演義》中描述的是不同的,秦瓊是不願意上瓦崗的,他是正規軍出身,雖然是隋朝的,當時他是典型的職業軍人,天生就看不上瓦崗寨這樣的起義軍。

  誰曾想跟隨裴仁基降了瓦崗寨之後,瓦崗寨又敗給了王世充,這下秦二爺直接從隋將到起義軍然後變成了戰俘,直接來了個身份三重轉換,在不得已的情況下投降了王世充,主要是秦瓊本就對瓦崗寨無愛,當時跟著裴仁基上瓦崗也只不過是隨波逐流,不可能為了瓦崗寨去獻身,為保命投降王世充也很正常。

  但王世充也不是秦瓊想選擇的主公,因為王世充這個人雖然足智多謀,富有才幹,當時這個人驕橫跋扈,為人也過於殘暴,秦二爺是看不上王世充的,何況從歷史上來看,這種人能成一時之事,卻不能謀一世之事。

  於是,秦二爺便帶著程咬金等人在王世充和唐軍交戰時,於陣前投奔了唐朝,也因此,受到李淵的厚待,並將他劃撥到李世民帳下為將。

  所以從秦瓊的經歷可以看到,他雖然一生六易其主,但其中只有兩次是主動選擇的,第一次是裴仁基,張須陀敗亡,秦瓊以隋將身份投奔同為隋將的裴仁基,這無論是從道德上來看,還是身份上來看,都是正確的選擇。

  第二次是選擇唐朝,唐朝當時佔據關中,隋唐時期,基本上佔據關中就被視為正統,王世充又是個胡人,在秦瓊的認知裡面,關隴貴族認可的唐朝才是隋朝之後的正統,他本就是被俘無奈才跟著王世充混,重新選擇一個他認可的正統王朝去投奔也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