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影裡的沉默 作品

第一百五十九章 暢想醫學館

  “若是有辦法能夠讓道長救治更多人,而且還可以開館授徒呢?”陸辰看著孫思邈笑吟吟的說道,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

  “不知縣公有何妙計?”孫思邈看到陸辰這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孫思邈也好奇,對於這種事情,陸辰能有什麼辦法?難道這陸縣公還能憑空變出無數的醫者出來?

  “在下是這麼考慮的,若是建造一所醫學館呢?”陸辰端起酒杯抿了一口,看著孫思邈說道。

  “醫學館?”孫思邈聽到陸辰的話,略一沉吟:“朝中不是已經有太醫署了麼?”跟著很是詫異的看著陸辰問道。

  “這太醫署是為誰服務的?”陸辰沒有回答孫思邈的話,而是在手中轉動的著酒杯,看著孫思邈反問道。“準確的說是以什麼為主要服務對象呢?”

  其實太醫署可以說是華夏最早出現的醫科大學,根據《唐六典》卷十四“太常寺”條記載,太醫署有令二人,從七品下;丞二人,從八品下。“太醫令掌醫療之法,丞為之貳。其屬有四:曰醫師、針師、按摩師、咒禁師,皆有博士,以教之,其考試、登用如國子監之法”。各學科的教師以博士和助教為主,此外還有醫師、醫工等人。

  醫師博士按照學生專業不同分而教之,“一曰體療,二曰瘡腫,三曰少小,四曰耳目口齒,五曰角法”。“體療”相當於現在的中醫內科;學業七年;“瘡腫”類似今天的中醫外科,“少小”即兒科,學業均為五年;“耳目口齒”即現在的五官科,“角法”則指拔罐,二者學業均為二年。針師博士教授針生以“經脈孔穴”及用針、行針之法。按摩師博士教“按摩生以消息導引之法,以除人八疾:一曰風,二曰寒,三曰暑,四曰溼,五曰飢,六曰飽,七曰勞,八曰逸”。咒禁師博士教授咒禁生“以咒禁祓除邪魅之為厲者”。

  此外還有藥園師,相當於今天的藥劑師。藥園師每年按照節令和氣候及時種植、採收藥材。藥園師從藥園生中選拔。藥園生的來源是“取庶人十六已上、二十已下充”。藥園生畢業時,需要熟悉掌握各種藥物的陰陽配伍、相生相剋、有毒無毒以及採藥部位、製藥方法、儲藏環境等技能。

  太醫署根據學生所修專業不同,所學教材分別為《本草》、《明堂》、《脈訣》、《素問》、《黃帝針經》、《甲乙脈經》等。

  太醫署對醫生的年度考核,主要依據其治癒病人的數量。《唐六典》就明確規定:“凡醫師、醫正、醫工療人疾病,以其全多少而書之,以為考課。”

  對於醫學專科學生的考試方法是,“博士月一試,太醫令、丞季一試,太常丞年終總試。若業術過於見任官者,即聽補替。其在學九年無成者,退還本色”。也就說,太醫署的醫學生,學籍最長保留九年,九年之後尚未畢業的,就要作退學處理;而其中的優秀學生,則可以充任助教、博士等教學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