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公子阿寶 作品

第0264章 糖果屋

  在未完成的情況下參加戛納電影節並奪得影帝等大獎。

  看看,什麼特麼的叫公平!

  郝運肯定不敢向王佳蔚學習。

  他就算心思不在導演上,也不想被封殺五年。

  姜聞拿到龍標後,馬不停蹄的飛往法國。

  他利用自己的人脈關係,邀請了幾個比較權威的電影人看片。

  如果有這些人背書,《心迷宮》妥妥的能進入主競賽單元,而不是姜聞不太能看上的子分類。

  進入主競賽單元的機會還挺大的。

  每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中,都有8-10個導演是首次入選主競賽的“新面孔”。

  這樣的數量保證了20部左右的主競賽單元,有40%-50%的新面孔,新鮮血液,未來常客和嫡系的種子選手。

  對於一個電影節最重要最核心的競賽單元來說,從長遠來看,這是保持活力和保證更新換代的方式。

  至於名導嫡系……

  姜聞還不夠名導嘛。

  他的《櫃子來了》獲得了第53屆戛納國際電影節評審團大獎,2003年獲邀成為該屆競賽片項目評審。

  姜聞也沒打算讓郝運拿金棕櫚。

  那純屬做夢。

  1993年,《霸王別姬》獲第46屆戛納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金棕櫚獎,是華語電影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獲得金棕櫚獎。

  而且,這個金棕櫚還是和簡·坎皮恩的《鋼琴課》一起拿的。

  郝運只要能入圍主競賽單元就是勝利。

  如果隨便拿個什麼獎項,那對於郝運的導演生涯,就是一個王炸的開局。

  這也不是不可能。

  1988年,張益謀的導演處女作《紅高粱》獲得第33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

  1991年,凱文·科斯特納處女作品《與狼共舞》在第63屆奧斯卡獎上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在內的七項大獎。

  就連本屆評委會竹蓆昆汀,他的第一部電影《落水狗》也是拿了大獎的。

  郝運對此都不知道該說什麼好了。

  你要說姜聞這是實在無聊,玩所謂的養成遊戲,這玩的也太投入了吧。

  而且姜聞他也不是無事可做。

  他明年就解封了,如果想明年有電影上映,這會兒就應該專心籌備才對。

  在得知姜聞飛去法國了之後,郝運丟掉了表演專業書,拿起了一本烏拉圭電影導演丹尼艾爾·阿里洪的《電影語言的語法》翻看。

  這部導演教科書層次分明,清晰準確,並有近500幅插圖貫穿其中,便於讀者充分理解和掌握,此外對大量經典影片的典型段落進行了多角度分析。

  郝運比較喜歡裡面的插圖。

  郝運原本的計劃是三十歲之後,多經歷幾個劇組,到了一定的階段再考慮當導演的事情。

  然而,姜蜀黍這麼希望他往導演的方向多發展,他也不好辜負姜蜀黍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