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絕 作品

第 96 章 縣試

縣衙既然已經張貼出佈告,說了縣試日期,接下來,考生們就要去報名了。

在崇城縣,苟縣令下面有兩個副手,分別是縣丞和主簿,這兩位也是有品級的朝廷命官,手上權力不小。

這兩人之下,有典史,有衙役,還有為數不少的胥吏,也就是小吏。

衙役分三班,胥吏則在六房工作,這六房分別是禮、吏、戶、工、兵、刑,對應朝廷的六部。

崇城縣的百姓想要參加縣試,需要去縣衙的禮房報名,填寫親供、互結、具結。

所謂親供,其實就是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三代的情況,為了避免有人利用過繼這樣的事情偽造履歷,還需要寫本人親生父母三代。

這看似很嚴格,但其實要做手腳不難,畢竟古代的戶籍管理很混亂。

原主的親生父親是縣令,他小小年紀就跟著親生父親的師爺在縣衙混著,對縣衙的情況瞭如指掌,也就知道縣衙的小吏筆一動,都能幹成什麼事情。

原主父親在盂縣任職的時候,盂縣就出過一個慘案。當時,盂縣一個小吏的親戚跟鄰居結了仇,央求那個小吏幫他報仇,而那小吏筆尖一轉,就將親戚家鄰居的十畝薄田改成了十畝良田。

後來收糧稅,那家人把全部的糧食都上交了還不夠,絕望之下,全家老小就一起自盡了。

原主父親剛到盂縣時,曾跟苟縣令一樣,壓根管不了手下的衙役胥吏,當時,盂縣的衙役胥吏全都聽主簿的吩咐。

要知道在原主父親上任前,盂縣整整三年沒有縣令,一直都由主簿代管。

原主父親在盂縣舉步維艱,一度像之前的苟縣令那樣,準備隨波逐流什麼都不管,直到這場慘案發生。

原主父親氣惱之下,親自去知府那裡告了一狀,才總算將縣衙裡那些魚肉百姓的人一網打盡。

原主一直很崇拜自己的父親,黎青執也是因為知道這些,才努力推動苟縣令掌權。

而以上這些,也可以說明這個時代,可以動手腳的地方很多,更不要說,五年前整個盂縣都被淹了一遍。

原主從盂縣出逃的時候,就給自己安排了一個完美無缺的身份,現在填報上去,倒也不會出錯。

此外,按照大齊的規定,參加科舉必須回原籍,但當初堯河水災,無數人流離失所逃往南方,朝廷是下了命令,要求各地收留流民的,黎青執還已經過繼到黎家,也就能在禾興府參加科舉。

這一塊沒有問題之後,接下來就要再找四個人,和他們互結保單,如果有人作弊,那麼五個人要連坐。

這不用黎青執擔心,朱尋淼已經找好了人。

最後就是找一個本縣的廩生具保了,這事兒也簡單,李秀才就是廩生,他學堂裡的學生,基本上都找他作保。

再加上他認識苟縣令,跟苟縣令關係好……整個縣試過程,應當不會出問題。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黎青執找朱尋淼他們商量了一番,選了個日子去縣衙報名。

禮房的抄手,也就是主要負責記錄各種資料信息的小吏見到黎青執就笑起來,細心地指點黎青執等人填好資料。

要知道尋常學子過來,都是要給點錢,小吏才會幫著辦事,還沒個好臉色……

苟縣令雖然整頓了縣衙,但這些約定俗成的事情,卻也改不了。

原主安排的身份本就是父母早亡,無親無故的,盂縣又發過大水,現在當真是孑然一身……黎青執填好資料,禮房的人又在上面寫了他的相貌特徵。

說到相貌……他現在已經長得跟原主不太一樣了。

他醒來那會兒要是長如今這樣,廟前村的人怕是認不出他來。

至於現在麼……他是在大家眼皮子底下一點點變的,沒人覺得有什麼不對,甚至認識他的人,自動在腦海裡更新了他的模樣。

這時候又沒有相機,大家會覺得他本來就長這樣。

縣試前的一個月,黎青執“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繼續針對縣試進行突擊訓練。

他一開始不停地問李秀才各種問題,這時候卻開始不停地寫文章、寫詩詞。

黎青執知道自己現在去參加縣試就已經很穩了,但他想要做到最好。

如果是在現代,經歷過末世的他興許會選擇躺平,一心享受生活,但這是古代。

在這個時代,要是無權無勢,誰知道將來他會遇到什麼,他的孩子又會遇到什麼?

原主父親當年徹查盂縣那些胥吏之時,發現的可不止薄田改良田這樣的事情!

比如有一戶人家,兩個孩子明明都沒滿十五,小吏稍稍改動年紀,將之改成十八和二十,那戶人家就需要承擔更多的徭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