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關公子 作品

第二十八章 敬江湖(大結局)

    兩年後。



    建平三年的冬至,一場細細密密的小雪,落在長安城千街百坊之間。



    晨鐘響徹街巷,數萬百姓,站在朱雀大街兩側,沿街酒樓茶肆的圍欄和窗戶旁,文人士子齊聚,眺望著朱雀大街中央。



    五馬並驅的車輦,從朱雀大街上行過,前方的西涼軍大將楊尊義,高舉大旗,上書‘肅’字。



    車輦後方,是整齊排列的西涼鐵騎,武裝到牙齒,宛若一座座鋼鐵堡壘,都是剛從漠北草原的戰場上歸來,身上血腥氣尚未消散,無時無刻不震懾著天下宵小。



    朱雀大街的盡頭,宮門大開,御林軍垂首而立,等著這架諸侯車輦。



    太極殿外,文武百官分立左右。



    年僅十二歲的大玥皇帝宋玲,手捧托盤,上面放著傳國玉璽,站在臺階上安靜等待。



    今天,是宋氏帝王禪位的日子。



    雖然規模很大,到場的王侯將相極多,但大殿外的氣氛,卻不怎麼樣莊嚴肅穆,也肅穆不起來。因為與其說是禪位的儀式,倒不如說是許家的慶功宴。



    西涼軍連續征戰近三年,收了南越,平了江南,又橫掃雙王相爭的北齊,雖然宋玲身上那件龍袍尚未脫下,但所有人都已經知道,這個天下姓‘許’了,現在所做的,不過是個必要的流程罷了。



    沒人會在意宋氏怎麼想、宋玲會不會禪位,大勢之下,個人意志根本左右不了大局。



    在許不令帶著西涼軍,滿載姜氏宗親,從漠北歸來那天,宋氏宗氏的老人,便‘滿心誠懇’地跑到肅王府上,表明‘宋玲年幼、難掌大局,希望肅王能入主皇城’的意願。



    對於這個無理請求,肅王自然是嚴詞拒絕。



    然後小皇帝宋玲,就召見肅王,當朝說起禪位的事兒。



    肅王自然還得拒絕,甚至當場脫了蟒袍,說要告老還鄉,表明自己沒有圖謀皇統的想法。



    再然後就是五大門閥、文武百官、三軍將士,在殿前跪請肅王繼位。



    肅王迫不得已之下,只能勉為其難地接受,並當場發話,會厚待宋氏宗親。



    這下面有什麼彎彎繞繞的門道,所有人都清楚,看起來甚至有點假惺惺。



    但肅王許悠心裡面,還是發自真心地不想登上龍椅。



    許悠畢竟和宋暨稱兄道弟,父王許烈和宋氏帝王更是同生共死的交情,接受了宋玲禪位,無論這龍椅來的多麼正當,他跑來接‘侄子’的皇位,在史書上看來,都有點欺壓舊主、不忠不義的意思。



    本來肅王許悠的意思,是先當攝政王混著,等他哪天閤眼入土了,再讓許不令來接受禪位。



    但最後想了想,讓許不令接受禪位,對後世名聲也不好,還不如他這當爹的,直接把黑鍋背了,這樣許不令就是清清白白的太子身份,順理成章登基,也不用再搞這些假惺惺的玩樣兒自欺欺人。



    渾厚鐘聲中,馬車穿過宮門,來到太極殿的臺階下。



    肅王許悠從車輦上下來,滿頭白髮下的雙眸,看向廣場四周黑壓壓的人群,眼中有幾分恍如隔世的味道。



    當年,許悠和肅王妃手拉手離開長安的時候,他從未想過能再回來,更沒想過有一天,能站在這個位置,看著天下間的一切。



    而在場覺得恍如隔世的,也絕不止許悠一人。



    廣場右側的宮閣下,數百王侯公卿站在這裡觀禮。



    五大門閥之首的蕭家家主,蕭庭蕭大公子,寒冬臘月手持摺扇,滿眼都是感嘆之色,搖頭晃腦道:



    “以前我站在這兒的時候,還在拿姑姑買胭脂的銀子,賭許不令和人掐架輸贏,誰能想到短短几年的光景,他爹就變皇帝了。這我以後要是當了宰相,豈不是得整天對他點頭哈腰……”



    穿著浩命服的孟花,拉著女兒的手,用胳臂肘撞了蕭庭一下:



    “你能不能把扇子收了?”



    “女人家懂個什麼?這叫風雅。”



    “在場上萬人,就你最風雅,也不怕人笑話,還當宰相,你就適合當宰豬的。”



    “嘿——要不是打不過你,我非得讓你明白什麼叫夫綱……”



    ……



    蕭庭身側,是其他門閥的首腦。



    陸紅信是陸紅鸞的兄長,許不令大舅子,瞧見肅王登基,自然滿懷欣慰。



    幽州崔氏的崔懷祿,和夫人王氏,託‘後宅一霸’崔小婉的福氣,又變成了國丈,自然也喜笑顏開。



    五大門閥四個都和許家是姻親,獨獨剩下的少府李思,明顯有點不是滋味,這些日子一直都在走動,想讓肅王許悠續絃立個皇后,至於能不能成,就不得而知了。



    五大門閥的後方,是一眾王侯公卿。



    松玉芙的老爹松柏青,如今還是國子監大祭酒。



    南越君主陳瑾,因為女兒陳思凝成功拿下許不令,如今受封郡王,不用擔心許不令秋後算賬,也算保全了陳氏,站在人群中也是面帶笑意。



    北齊君主姜凱,站在陳瑾的後面。



    姜凱說起來也是個苦命人,空有世子的身份,卻沒有許不令的氣運,繼承北齊大統沒多久,還沒把內亂擺平,許不令就又又又找上了門,摧枯拉朽擊潰了雙王的兵馬。



    姜凱是打心眼裡怕了許不令,眼見大勢已去,倒也乾脆,西涼軍還沒到歸燕城,直接就大開城門,單槍匹馬的出來投降了。



    許不令挺欣賞姜凱,也沒為難他,封了國公,善待了姜氏,也算落了個好結局。



    在三擒三放的恩情下,姜凱直接沒了脾氣,到了長安城後,安安心心當起了鹹魚,完美詮釋了什麼叫‘樂不思齊’,沒事還去和人家九節娘娘套近乎,但結果如何,倒是沒人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