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月關 作品

第88章 初露鋒芒11



 【我並非是身為哥兒便為此同情,我只是想問這天下的郎君們一句,聖人所言,有教無類可真否?】


 一篇點評稿子到此結束,但邸報內容卻還並沒有結束。


 在邸報的後面版面,還刊登了幾篇劉鈺在書院的策論和詩詞所作,但凡有鑑賞能力的讀書人,都能從中看到劉鈺的才華。


 *******


 這期娛樂邸報展現在眾人面前,自然是褒貶不一。


 有比較固執迂腐的人,覺得這篇文章毫無辭藻可言,真是文筆庸俗,內容荒唐無稽。


 當然也有比較理智的人,覺得這篇文章通俗易懂,其中言語十分令人發醒。


 短短半天時間,就在京城之中掀起了一陣強大的討論。


 讀書人們的關注點自然在哥扮男裝讀書之事上,各大茶樓酒館之中,處處都是激烈的爭論。


 “雖說哥扮男裝去書院讀書,確實有所不妥,但這邸報文章說得也沒錯,一個愚昧無知的妻子夫郎,如何替丈夫教養兒女?不管是不是哥兒女子,嚮往讀書這件事情本身沒有錯。”


 “有教無類可真否?這話當真是問到我了,我竟無言回答……”


 ——這是理智贊同的。


 “這什麼娛樂報簡直就是妖言惑眾!哥兒女子扮做男裝到書院讀書,就是傷風敗俗,不知廉恥。”


 “此等之人必須嚴懲,此等文章必須封掉,自古哥兒女子就是三從四德,這規矩決不能壞……”


 ——這是迂腐不贊同的。


 而相較於讀書人在禮教方面爭論得不可開交。


 百姓們的對那些禮教爭論就不感興趣了,大家的注意力全在“滴血驗親是錯誤的”“生兒子是男人的問題”等等這些事情上。


 這也很正常。


 百姓們整天為了生計忙碌,家中的男人當牲口使喚,哥兒女子當男人用著,為了養家餬口,家裡的哥兒女子們經常出門拋頭露面。


 所以,三從四德的禮教,其實對底層百姓束縛沒那麼大,大家更在意吃飽穿暖四個字。


 因此百姓們看完邸報後反應大多都是這樣的……


 “哎呀媽呀,這滴血驗親真是錯的?什麼人的血都能融一起啊?”


 “是真的,之前那齊南伯府認親之事,就傳過這消息,我回家還試過呢,這人血和豬血鴨血都能融呢!”


 “啥?生不出兒子是男人的問題?真的假的?不會吧,孩子又不是男人肚子生,咋能怪男人呢?”


 “生不出兒子咋就不能怪男人呢?都說傳宗接代,傳的是男人種,你往那田地裡面下麥種,它能長出稻子來?”


 “這……好像有點道理。”


 “這什麼娛樂邸報上面不是說了,現在那齊南伯府蘇家就是例子,他們家生雙胞胎兒子的能力,到了第四代都還沒變!”


 “回頭咱們上伯府蘇家去瞧瞧,就知道這邸報說得是不是真的了……”


 百姓們議論紛紛。


 雖然男人們特別不想接受,家裡婆娘生不出兒子是自己問題這個真相,但娛樂邸報上說得有鼻子有眼,還有例子證明,就讓人很忐忑了。


 最重要的是……夫郎娘子們,都特別願意坐實這個結論。


 此刻,京城之中但凡底氣足點,性格強勢些的夫郎娘子,都不允許自己相公反駁這件事。


 敢反駁?今天揍完不給做飯吃!


 這些哥兒女子的夫君:……


 平民夫郎娘子們就是如此彪悍。


 ……


 各家府宅後院之中的哥兒女子們,看完這篇娛樂報後,不少人也是心情激盪,情緒激動。


 這些貴女公子們雖沒有扮男裝去書院,但一個個也都是在家中請夫子教導飽讀詩書,有才情的大有人在。


 在看過茶樓話劇《梁祝》後,眾人心中便被刺激了一番,覺得那句我輩哥兒女子不輸兒郎的話很有道理,對於自己有才情卻無處可用,只能困於後院的現狀非常不滿。


 還有平日裡的各種禮教規矩,不能這樣不能那樣,也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待看到喬楠一個哥兒為了幫劉鈺說話,竟然不惜在邸報上發表如此犀利直白的嘲諷言論。


 甚至為了幫劉鈺求情,還想進獻孤本書籍功勞去換,儘管大家不知道《文字拼音》是什麼書,但不妨礙大家知道那肯定是好東西。


 劉鈺哥扮男裝去書院固然有錯,但錯不至死,也非他一人之過,乃是世道所逼。


 劉鈺被人看到貞潔印記,也不是他的錯,也並非丟失清白,真正應該被譴責的,應該是起了害人之心的廖文才。


 喬楠真的只是在幫劉鈺說話嗎?


 不,他明明實在替所有的哥兒女子發出內心的真實吶喊質問。


 有性格烈的貴女公子更是心情激盪起身,拍桌吩咐,


 “小桃,你替我去向張小姐、袁公子、許小姐……她們送個口信,明日我要去宮門口靜坐,替劉鈺求情,你問問她們去不去?”


 “她們若是去,那就一起,她們若是不願,那我便自己去!”


 若是此次劉鈺真的悽慘收場,日後她們遇到類似事情,是否也只有眼睜睜等待絕望呢?


 劉鈺不能死,也不能以丟失清白之名被送家廟。


 她們不是在幫劉鈺,而是在幫未來的自己。


 不少聰明又性子烈的貴女公子看透其中玄機,幾乎都做出了相同的決定,而那些不太聰明的貴女公子,見其他人都幹了,心中激盪下也難免被煽動。


 於是第二日。


 京城中性格比較烈性的貴女貴公子們,哪怕只有幾十個人,也朝著皇宮門口走出了浩浩蕩蕩的氣勢。


 而剩下膽子小的貴女貴公子們,雖然沒勇氣參與,但也偷偷摸摸換了衣服,帶著丫鬟婆子跟在圍觀人群中。


 聽見有迂腐之人辱罵,“竟為劉鈺那等哥兒求情,真是傷風敗俗,不知廉恥。”


 人群中的貴女貴公子聞言後,就瞧瞧這人自己是否認識,穿著打扮是否富貴之家,自己惹不惹得起。


 惹不起的就算了,要是惹得起的……


 那就立刻生氣地吩咐身邊壯實婆子,“把他嘴給我打腫了。”


 辱罵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