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不在家 作品

第204章 第 204 章


 嚴瑾教授據說出身舊社會書香門第,本身是一個大小姐的命,不過因為偶爾的因素,她迷戀上了考古,放棄了家族給自己訂下的美好姻緣,投身於考古事業。

 她在十年期間就提出水下考古的設想,可惜時代因素卻就此錯過,這一次發生了南海沉船被打撈事件,自然是悔恨不已。

 初挽找到嚴瑾教授,都不需要她說什麼,嚴瑾教授已經道:“我已經準備重新寫報告,一定要想上級提出申請,馬上發展我國的水下考古事業,南海之下,不知道埋藏著多少寶藏,這樣的事,既然發生了,我們無可挽回,但是我絕對不允許這種事發生第二次!”

 初挽自然贊同,自己資料交給嚴瑾教授。

 嚴瑾教授開始的時候顯然並沒在意,不過當她看到初挽的資料時,眼睛一亮,她仔細地看了一番:“這艘船,你怎麼看?”

 初挽便說了自己的想法,這是英國海洋探測公司探測到的,根據她的研究,她認為這是一艘宋代商船,估計和海上絲路有關係。

 嚴瑾教授:“海上絲路?”

 初挽:“對。”

 海上絲綢之路,是古代中國和國外交通貿易和文化的海上通道,這是本世紀初法國學者沙畹提出的概念,中國海上絲路起源於先秦嶺南,發展於唐朝廣州通海夷道,到明朝鄭和下西洋達到極盛。

 要知道現在考古學者普遍認為,中國考古學要發展,就要把中國考古和世界考古聯繫在一起,要讓中國考古成為世界考古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而這個海上絲綢之路,對於研究古代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幾乎是重要的一個環節。

 初挽把蒐集到的資料說了,嚴瑾教授激動了。

 嚴瑾教授:“這次阿姆斯特丹的事情,給了我們很大的恥辱,我們藉由這個事情正好創建國內的水下考古研究機構,而你說的這個海上絲路沉船,正好成為我們水下考古工作的第一站,用它來試手,最好不過了。”

 初挽笑道:“是,這艘船的位置距離水面不過幾米,打撈起來相對容易,最適合練手了。”

 嚴瑾教授一番沉吟,最後決定先和廣東考古研究所聯繫一下,研究對策。

 其實對於具體怎麼執行,初挽倒是不關心,無論是嚴瑾教授,還是嶽教授,都是行業內頂尖的大考古學家,資格老,道行深,人脈廣。

 有他們在,想做什麼事做不成?

 她也只不過適時推波助瀾罷了。

 *************

 眼看要進臘月了,初挽肚子逐漸起來,穿得臃腫,現在不太願意到處走動了,便安分讀書,偶爾去學校和大家分享下最近的研究課題。

 她發表了幾篇關於新疆尼雅考古的論文,在考古界引起了巨大反響,學院裡也請她做演講,給本科生碩士生演講。

 那天在學院階梯教室演講,其中竟然好幾個認識她的,其中一個赫然正是陳蕾的同學,對方特別熱情地和她打招呼,感謝她。

 她才記起來,這就是當初問起她宣德高足杯的,那件高足杯上面的“德”少了一橫,差點被文物商店鑑定為贗品。

 那同學感激地道:“我們賣了,賣的錢打算供我出國留學,初老師,這可真得謝謝你,要不是你,當初我們直接一百多賣了,我哪還有留學的機會呢!”

 初挽便大致問了問,她要去美國留學深造,讀考古,這自然是不錯的機會。

 其它同學顯然對這個同學很羨慕,一時大家討論起來,她們再過一兩年就要畢業了,已經開始討論著將來的前途,出國的也都在提前做準備了。

 大家七嘴八舌的,也有人問起初挽的打算,羨慕得要命:“初老師現在博士是不是都可以畢業了?”

 初挽笑道:“還得讀三年吧。”

 她是先上了一兩年碩士又轉為博士的,按照現在的教學年制,她得讀夠五年才能博士畢業。

 不過幾個同學都感慨:“初老師的論文我們都拜讀過,這水平,直接可以當老師了吧!”

 其他人也都嘆道:“對,初老師發表了那麼多論文呢。”

 大家沒說的是,私底下老師都說初挽運氣好,要知道考古這行當,有人挖了一輩子什麼都沒挖到,但是初挽簡直鴻運罩頂,先是發現了青州佛像,又發現了新疆尼雅的織錦護臂,再之後美國考古討論會上,她更是大出風頭,現在據說多篇論文都發表在國外重要考古刊物上,在國際上也有些影響力。

 其中一個學生感慨:“我申請國外學校,人家問起來,說你提到的京大是不是就是初挽所在的那所學校,咱們學校因為你,國際知名度都上去了!”

 在這種七嘴八舌的討論中,也有人提起來陳蕾。

 初挽聽了,也關注一耳朵,她已經很久沒聽說陳蕾的消息了。

 “她啊,早早定下來要出國了,要去日本深造。”

 初挽也是意外,意外之餘又覺得正常,上輩子陳蕾是跟著蘇巖京的,不過這輩子蘇巖京不行了,教導主任的位置沒爭取上,名聲也不好,陳蕾也陷入了桃色新聞,她當然不可能繼續留在京大,去日本深造倒是一條不錯的出路。

 可以想見,再過一些年,陳蕾還會回來,回來後,繼續走她上輩子的那條路。

 不過也沒什麼,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陳蕾安分走她自己的路也就罷了,如果真的和自己扛上,那就看鹿死誰手。

 這時候,陸守儼卻傳來好消息,他回京後的位置已經定下來了。

 儘管初挽早有心理準備,不過聽到後,也是意外。

 她很清楚陸守儼的路線,也記得上輩子他這個年齡大概在什麼位置,顯然這輩子確實比上輩子走得更順。

 現在給他提拔的這種位置,手握重權,很多人奮鬥一輩子也未必摸得到。

 關鍵他還不到三十歲。

 初挽聽著自然替他高興,說話都是帶著輕快的笑意:“那什麼時候回來?”

 陸守儼聽出她的喜歡,他也笑了:“估計得再過一兩週?我想把這邊的事情善始善終,處理妥當,等回到北京後,我先報道,正式上班年後了,這樣年前我能騰出時間陪著你,我們一起過一個團圓年。”

 初挽滿心都是甜蜜期待:“好,不著急,也就一兩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