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楓林璇 作品

第二百七十二章 救人


  字《泰娘歌並引》詩中,描寫歌舞伎泰娘雲:

  長鬢如雲衣似霧,錦茵羅薦承輕步

  舞學驚鴻水榭春,歌傳上客蘭堂暮

  也有具體描寫驚鴻舞具體的情況的詩句,比如唐代詩人李群玉有詩,《長沙九日登東樓觀舞》,贊曰:

  南國有佳人,輕盈綠腰舞。華筵九秋暮,飛袂拂雲雨。

  翩如蘭苕翠,婉如游龍舉。越豔罷前溪,吳姬停白紵。

  慢態不能窮,繁姿曲向終。低迴蓮破浪,凌亂雪縈風。

  墜珥時流盻,修裾欲溯空。唯愁捉不住,飛去逐驚鴻。

  就連三國裡面的曹老闆的兒子曹植的《洛神賦》也提到了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可見古人對這種舞蹈的推崇。

  驚鴻舞是始於唐代的宮廷舞蹈,唐玄宗早期寵妃梅妃的成名舞蹈。唐玄宗曾當著諸王面稱讚梅妃吹白玉笛,作《驚鴻舞》,一座光輝

  但是驚鴻舞一開始卻並非如今這個樣子

  據王克芬《梅妃與驚鴻舞》一文考證,《驚鴻舞》可能有描繪鴻雁飛翔的動作和姿態,這種模擬飛禽的舞蹈,在hua夏有深遠的傳統,相傳原始社會時期的鳳凰來儀,百獸率舞中的鳳凰來儀,當是人模擬鳥類動作的舞蹈;戰國青銅器上有人扮鳥形的舞蹈圖像;漢代百戲中有扮大雀而舞的記載;漢畫像石中也有人扮鳥形舞蹈的畫面,這些舞蹈大都穿著笨重的鳥形服飾道具,舞蹈起來很不方便

  而梅妃的驚鴻舞可能著重於用寫意手法,通過舞蹈動作表現鴻雁在空中翱翔的優美形象。看樣子鍾璃姑娘跳的應該是梅妃的那種極富優美韻味的舞蹈,舞姿輕盈、飄逸、柔美。這點鐘璃姑娘是做到了,舞曲中那鴻雁翱翔的意境把握的也是不錯的。只是少了點什麼,又或者是多了點什麼的感覺。”

  葉楓想了想,頓了片刻後道:“少了的是快樂,多了的是對戀人離別的痛苦,大概是這樣的吧。”

  李杜康苦笑道:“就只是跳了個舞,她的秘密就被你給扒出來,老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