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銳何君 作品

第356章 此消彼長(六)

  年輕人們的熱情讓這桌飯在他們眼中變得十分豐盛美味,又有酒喝,那幾乎是宴席了。

  新加入團體的北一輝正在向同志們講述著他在中國的見聞,“……整個上海在極短時間內就接管,每處死一個外國人,都得到了中國民眾的歡呼。被壓迫民眾發出的歡呼,即便在下是日本人,依舊不能不為之感動。在下一直認為,日本革命必須在中國完成革命之後才可以藉助中國革命的成功而完成。然而中國政府的腐朽墮落超出我的想象之外,之前我無法理解為什麼一個偉大的國家竟然會墮落到如此地步,直到讀了何君的文章,才真正理解了一個買辦政權必然會在經濟活動趨勢下走向那一步……”

  其他日本未來社的核心同志聽了北一輝的看法,心中都頗有感觸。北一輝從年輕時代就前往中國參加中國革命,一直是南方革命黨的親密夥伴。然而現在的北一輝對中國革命黨依舊有很深厚的感情,但在理念上已經完全投向何銳政權。

  原因正如北一輝所說,當北一輝弄清楚了滿清末年的滿清政府、之後的民國政府都是買辦政府之後,他就理解了革命的對象到底該是誰。

  如果把所有在舊制度下處於社會中高階層的人都視為敵人,自然會選擇以底層力量推翻上層的革命運動。但這種革命的結果就是無論如何推動革命,都沒辦法解決現實的問題。為了讓失望的支持者們繼續留下,就只能繼續尋找敵人。

  但將某些人定義為敵人有什麼用呢?只要維持政府運營的經濟模式是買辦經濟,不管上臺多少人,他們都會屈於現實的政府存續壓力,而選擇買辦經濟模式。

  何銳在文章中對此做了十分透徹的闡述。並且自信的對中國未來發展做出了判斷,隨著中國破產的農村經濟得到恢復,隨著中國的稅收已經能夠支撐起國家的營運與發展,買辦經濟的基礎已經被剷除。新政府的勝利並非是簡單的軍事勝利,而是重建經濟秩序的勝利,是制定新經濟秩序的政治的勝利。

  中國這麼大,必然有人妄想恢復舊制度。這些人遇到的問題在於,他們得倒貼錢去實現他們的目的。那些人如果不能得到外國勢力的支持,他們自己的那點錢根本翻不起什麼浪。

  塔&讀.小。說,-無廣-告在線-*免^費。閱讀!>

  當然,新政府並非會幹看著。新政府接受了反對派存在的必然現實,也認為必然存在反動派。對反對派,新政府並不會針對他們做什麼。但是對反動派,新政府一定會秉持著尊重的態度,對其進行消滅。

  即便通篇文章都是針對中國革命與建設,但是在日本革命者看來,依舊有著巨大的指引作用。

  講述完自己的看法,激動的北一輝詢問起未來社的同志們,“不知同志們對於日本當前革命局面的判斷是怎麼樣的?”

  石原莞爾率直的答道:“當下的日本並不具備倉促發動革命的條件。如果想發動革命,必須具備數個條件。”

  在北一輝明亮目光注視下,石原繼續說道:“最基礎的條件之一,中下層軍官必須對現實有一個明確的認知。北君在中國的變化,就足以證明這件工作的重要性。”

  北一輝重重點頭。他一直在尋求革命同伴,卻發現革命同伴們有著北一輝難以接受的想法。譬如,他在1919年從中國返回日本,就是覺得中國革命變成了反日鬥爭,認為這是狹隘與不能接受的。

  此次前去上海,親眼見到了新政府以殘酷迅猛的手段處死了以萬來計算的外國人,其中不乏日本人。接受了新認知體系的北一輝不再認為這是一場反日本或者排外的行動。處決罪人在任何國家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民國新政府對罪人的定義完全符合北一輝的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