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老魚 作品

第六百四十九章 科舉與吏轉官

大漢轉吏為官,這件事對民間幾乎沒什麼影響,頂多就是一些消息靈通的人,在私下裡議論一番,或是一些有心人開始想辦法進入衙門做胥吏。

但這件事對於整個大漢官場來說,卻無疑是一場巨大的地震。

自從大漢立國時起,官場上所有人都知道,各個衙門都缺少官員,本來許多人都以為,朝廷會舉行科舉,從而選拔人材填充官場。

畢竟從隋唐時起,科舉就成為朝廷選拔官員的重要手段,經過兩宋的完善,直到大明成立,科舉幾乎成為進入官場的唯一渠道,如果有官員不是科舉出身,在與其它官員相處時,都會感覺矮上一頭。

結果誰也沒想到,朱瞻壑和楊士奇並沒有採用科舉,反而從胥吏中提拔人才,雖然這些胥吏的官職都不高,但也打破了最高七品的限制,而且日後還會有升遷的可能。

面對這種情況,大漢官場上反應不一,有些人甚至還持相反的意見,彼此間爭論不休。

這主要是大漢的官場來源複雜,其中有一些人出身科舉,比如原來漢王府的屬官,另外還有當初朱瞻壑招募來的讀書人,這些讀書人不但有秀才,還有舉人甚至是進士,他們都是科舉最堅定的維護者。

不過除了這些科舉的維護者,剩下還有不少官員覺得吏轉官也不錯,這些官員大都出身不高,比如那些勳貴管事出身的官員,另外還有一些提前投靠朱高煦,並且被授予官職的人。

這些人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讀書不多,而且他們也深知,大漢這邊讀書人太少,想請個精通學問的大儒教兒子簡直難比登天。

相比之下,那些科舉出身的進士、舉人和秀才,本身都是飽學之士,完全可以自己教孩子讀書,有些人更是詩書傳家,哪怕自己沒時間,也能從大明請人來教孩子。

所以如果大漢採用科舉制的話,最後得利的只會這些科舉出身的官員,那些草根底層出身的官員只能吃啞巴虧。

但現在好了,直接從胥吏中選拔人材,無論你學問再高,日後想要進入官場,也要從最底層的胥吏開始做起,表現出色才能得到提拔,這在許多人看來更加公平。

銀行總部背後還有一片建築,朱瞻壑的詹事府就在這裡,平時他就在這裡處理公務。

“太子,北征分行那邊傳來消息,前期的準備已經差不多了,他們打算在這個月中旬開業,至於獅子港那邊,因為路途太遠,暫時還沒有消息。”

李齊向朱瞻壑稟報著銀行的事情,西京這邊的銀行總部已經步入正軌,兩個分行也是開業在即,等到三地的銀行全都開通,並且互通信息後,大漢國內初步的銀行網絡就算是建立起來了。

“開業的事讓他們自己看著辦,至於獅子港那邊,的確遠了一些,必須要建立一條專用的傳遞路線,你讓北征分行那邊準備一隻船隊,日後專門用於與獅子港分行聯絡!”

朱瞻壑再次批示道,李齊也立刻記了下來,隨後兩人又聊了一些關於銀行的事,等到朱瞻壑沒有什麼吩咐了,李齊這才準備告辭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