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不在家 作品

第225章 第 225 章

 她轉了一圈後,沒看到中國畫,便過去問了這邊的工作人員,工作人員反應了一會,才想起來,之後指了一個角落。

 初挽過去那處,是一個偏僻的角落,只零星掛著七八幅中國畫,不過這倒是一件好事,說明這家拍賣行對中國畫不重視,很可能也沒有這方面的專家。

 那就意味著,他們很可能對某幅畫評估錯誤,看漏了什麼。

 初挽看了一圈,最後終於停在了一幅齊白石的畫上。

 這是一幅《年年有魚》的小畫,那畫上的魚兒筆墨精簡,於方寸之間舒展暢遊,神韻十足,明明是畫魚的精品之作,看樣子應該是齊白石晚年的風格。

 其實齊白石的畫在美國很有名,早在1948年,美國《時代》週刊就曾經對齊白石做過報道,並梳理了齊白石家庭成員的珍貴照片。

 以齊白石這樣的熱度,初挽能在美國這種小型拍賣會上撿漏的可能性並不大,他的畫便宜不了。

 不過當她看到這幅畫的起拍價時,略意外了下,竟然只要一百美金。

 這讓她意想不到。

 她再次看了看其它作品的起拍價,同樣是中國傳統畫,其它同時代的畫家都是一千美元起步,而齊白石的這幅畫一百美元,顯然大大低於它該有的地位。

 初挽疑惑之下,再次仔細看了看,便多少猜到了。

 這幅畫中,利用水墨暈染的特性,渲染了魚尾在水中擺動時的靈動感,而那些渲染的濃淡,由深至淺,逐筆依次疊加,倒是有些往年榮寶齋木版畫的味道。

 或許正是因為這個,才被認為是仿品,以至於只訂了一百美金的起拍價。

 初挽看了那副畫的角落,透過那層防護玻璃,細細辨認,最後終於發現,在那畫的角落,署名之處,有一處很容易被人忽略的“大匠之門”的印,這是沒打印泥的,所以扣上去沒什麼顏色。

 這其實是齊白石晚年獨家防偽方法之一,自己刻印章,不打印泥。

 這個也是後來她聽一位書畫大家總結齊白石晚年的幾種防偽辦法才偶爾知道的,現代的美國人應該不懂這個。

 如果真要做假,犯不著在一件起拍價一百美元的畫作上下這個功夫。

 而且眼前這幅畫的水平,是遠遠超過了榮寶齋木版畫水準的。

 初挽當又繼續看了看別的,不過卻一直留意著這幅齊白石畫的動靜,看來除了她外,沒人特意在這幅畫面前停留,可見沒人關注過。

 初挽耐心地等著,終於等到了兩點鐘,拍賣會開始了,這種小型拍賣會的規則簡單,拍賣速度也快,錘起錘落間,就到了這幅齊白石的小畫。

 起拍價是一百美元,舉牌一次是十美元,初挽先舉牌。

 她舉牌後,有一個象徵性地也舉了舉牌,她見此,略停頓了片刻後,才舉了一百三十塊。

 對方堅持了下,再次競拍,她再次舉牌,如此之後,價格到了一百八十美元,對方放棄了,初挽成功。

 這種正規拍賣會需要交稅費和手續費,各種加起來大概也得二百出頭了。

 如果換算成人民幣,這就是大概一千元人民幣了,在中國也不算是一個小數目了。

 當然,還是初挽能承受的,即使真的是榮寶齋木版畫,她也就認了。

 拍賣到這幅畫,她又旁聽了其它畫作的拍賣,順便了解市場行情,一直到拍賣會結束,才驅車回家。

 回到家裡後,她自己先仔細品鑑了一番,之後拍了照片,傳真給了文博系統的一位專家,請對方幫看看,結果對方很快激動地回了電話:“你這是從哪兒弄到的?”

 初挽聽他那口氣,多少明白,這應該確實是齊白石真跡,便道:“在一個小拍賣會上。”

 對方忙問:“美國?那得美金了,多錢啊?”

 初挽笑:“馮老師,你就直說吧,這東西怎麼樣?”

 那馮老師嘆息:“白石老人早年畫魚,其實他的風格出自八大山人,畫得帶著點呆板氣,白眼向天的文人冷倔味十足,不過到了晚間時候,他畫魚就親和多了,有了鄉土味,這幅年年有魚,畫得可真是活潑自在,滿盈於紙,是白石老人晚年不可多得的精品哪!”

 初挽笑問:“那馮老師以為,這幅畫價值如何?”

 馮老師:“這要看誰來看了?”

 初挽:“馮老師看呢?”

 馮老師笑哈哈:“我看,當然是無價之寶!我才不捨得賣呢!”

 初挽也笑了,笑過之後,竟多少有些無奈。

 晚上時候,她和陸守儼抱怨起來:“我來美國,是想掙錢的,我要掙美金,很多美金,我想發財!”

 陸守儼微挑眉:“你來了也就不到一個月,這不是已經淘換了三個好物件嗎?”

 初挽:“是啊……”

 陸守儼:“所以怎麼了,沒發財嗎?”

 初挽嘟噥道:“我收的那幾件,真的太好了,就因為太好了,我哪件也不捨得賣。”

 陸守儼一個疑惑的眼神。

 初挽想了想:“我得想辦法撿個漏,得是一個漏,還不能是太好的,這樣我就捨得賣了!”

 陸守儼默了片刻:“有好的不撿,為什麼非要撿一般的?”

 初挽:“……也對。”

 陸守儼笑道:“你竟然盼著撿不好的?”

 初挽:“那我肯定得盼著撿好的。”

 一時她也有些把自己繞進去了,她好像還是得盼著撿個一般的,不然哪捨得賣,不賣沒法掙錢。

 陸守儼摸了摸她的腦袋,笑看著她:“算了,你還是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