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對岸信號燃烽火




“有的有的,村子裡有木頭,之前從山上伐下來的,最好的送到府城給殿下修宮殿,不好的咱也不敢用,萬一那邊再要呢!就放那放著了。”



胡里長很怕錯過這次機會,木頭現成的,屬於給燕王府提供,即便沒運走的,村子裡同樣不敢碰,死人打棺材都必須自己找木頭。



“還能這樣呢?還講道理不?逆天了哦!那個……鈴兒你會不?”



他其實想跟村民說話,沒辦法,只好讓兩個兒子和一起學處理葫蘆的三個人與其他村民說情況。



工匠們會在飯後造船,需要至少半個月才能下水,趁著乾旱,否則兩個月也是它。



胡里長愣了愣,猛點頭:“殿下懂得太多了,咱就沒想過。”



葫蘆多的話,用繩子繫好,一起順流斜著到這邊下游碼頭。



這個樁子不白打,放個蟹籠、蝦籠什麼的非常方便,一放放一排。



同一個岸邊的兩個碼頭之間可以打樁子,樁子連繩子,從下游往上游運空船的時候抓繩子。



“咱們大良村自己造條船不行?”老五朱橚又有問題。



漁戶沒有田,但河邊他們自己開地種東西,大家都不報官,他們接送咱們不要錢,咱們有什麼吃的東西就放在船上。”



反正我一個人給我點時間,我就能做出來這套設備,我幹不動力氣活兒,找人幫忙即可。



“四條船,漁船,巨良村有人打漁。咱這邊岸上有個老竹子竿子,上面綁上染了紅色的草簾子。



大良村的村民高興,恨不能現在來場篝火晚會。



做不好的,村子裡自己用,好的賣錢,在種地之外多個賺錢的法子,只要不懶,自己的村子會富裕起來的。



前期會浪費一些材料,村民們不夠熟練,做的東西不符合要求時百貨商店拒收。



兩個村子中間隔一條河,又不能建橋,不划算,冬天結冰可以過去,夏天走陸路要繞很遠,到源頭那裡,河的源頭都是山。



“咱送你們一條船,然後你們跟對面解釋,畢竟一直用人家的船。”



以後有機會讓你去那邊看看,看看下丘村是什麼樣子的。



如果非要再加一個人的話,那就是收集削下來的到盆裡的葫蘆條,運走,到陽光下晾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