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六百一十五章 一紙聯名露貪腐

 一艘大的木頭海船被留下,里長帶著孩子們上船,說是參觀,其實是測量。 

 目前為止,大明水師沒有真正的蒸汽機船,指海船,內河上已經有了,內河船比不得海船那個運力。 

 長江的內河船其實可以很大,但縴夫拉不動,動力系統限制了船隻的大小。 

 既然海船過來了,留一艘看看能不能改裝。 

 朱聞天在學習,造船的工藝,到他那個時候關於明朝的就很少了,尤其涉及到具體的。 

 好不容易打撈出來一艘,卻不能判斷具體年代,一般資料多為鄭和下西洋時期的。 

 此刻明初,基本上還是用元朝時候的船隻技術,元朝對外貿易比較好。 

 像這艘兩千石的海船,屬於比較大的戰船了,再大不利於轉向,同時製造週期長。 

 大明水師要求快速成軍,造一個六七千石的船,顯然到現在還沒造好。 

 兩千石的船有槳有帆,改成蒸汽機船的話,槳必須拿掉,因為不是後面加輪子的明輪船。 

 需要加在左右,可以靈活轉向,關鍵時刻,軸承能夠承受得住,一個輪子向前轉,一個輪子朝後轉。 

 否則只能用舵來調整,那個可就慢嘍!左右輪的船隻,能夠完成原地轉圈的動作。 

 槳去掉,接著是如何把蒸汽機裝上去,軸在哪個位置,防水措施等。 

 帆不動,在海上有風的情況下,節省煤炭和淡水,用帆跑,蒸汽機在這個時候就慢慢地轉著,提供一些熱水了什麼的服務。 

 蒸汽機不能停,否則重新啟動要很長時間,越大的蒸汽機用時越久。 

 測量完,工匠們紛紛給出改造想法,這些轉化成文字,朱聞天拿回家看和分析。 

 三天之後,朱聞天給出方案,大家照著圖紙開始改造船隻。 

 船先拖上岸,安排搭好價值,用蒸汽機動力接鋼纜,把船拽上來, 

 接著開始拆一部分地方,帆降下來,桅杆不能動,海船的桅杆最重要,連著龍骨。 

 如果遇到大風,需要砍桅杆的時候,就意味著這艘船完了,人能活下來,船得重新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