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二百一十三章 天寒送物懷何意

  “標兒你吃香瓜,他是有了好的火藥,才把礦指出來,是想叫朝廷用炸的方法採礦。

  先命人去挖這個露天的礦,咱大明什麼都缺,沒人在後面幫著咱,絕對不會是眼下的情況。

  宮裡的藏書,看有能叫人學的,齊民要術?問問朱里長,看他想要哪些。

  給讀書人看,為地方官者,怎可不知道這些,明年再補錄一次科舉。”

  朱元璋看過礦的圖,邊說邊拿起種大棚的幾頁紙,掃上兩眼。

  “咦?無須用透明的琉璃也能種?還比較好?如此下丘村吹琉璃的便不用那麼忙,一百畝先種上。”

  朱元璋為高興,他就不願意讓下丘村的人太累,最好是隻出主意,然後做好東西的時候起個頭,剩下的宮中與朝廷來辦。

  朱標帶著任務去安排,工匠從來都不缺,琉璃更多。

  ……

  臘月初一,一早起來風就很大,又飄著雪,天陰沉沉的,不過這些不影響秦淮河上的歌舞,也無法阻止到福華樓吃飯的人。

  有人怕佔不到地方,一早跑到福華樓的二樓坐下,徐掌櫃沒辦法,只好做了粥和小菜送上來,免費。

  對面的圖書館中,住在後面的學子們早早起來讀書,他們抓緊一切時間。

  “天太暗了,咱到外面吧!外面亮。”一個學子不好意思讓人給點燈,拿著書坐到外面的迴廊裡,聽呼呼的風嘯聲。

  其他學子紛紛出來,有人餓了就喝水,他們一般不吃早飯,帶的錢要省著花。

  “砭時兄,聽說他們在秦淮河那裡漂花船,要從早到晚,說研究來年科舉。”有書生對著最先出來的學子說。

  “與我等何干?咱過去除了被嘲笑,還有什麼?咱只能藉著圖書館給咱的幫助好好讀書。阿嚏!”

  被稱呼為砭時的人搖搖頭,緊跟著打了個噴嚏,他吸吸鼻子,嘆口氣。

  “外面真冷啊!屋子裡暖和,通鋪的下面有火道,他們昨天晚上燒了一個時辰。”

  有學子發愁,進去的話屋裡暗,出來又被風吹。

  “陳言,你帶人來取湯,丹青盒飯給送來的湯,快一些。”有圖書館的人喊,就是字砭時的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