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一鍋出 作品

第一百三十六章 銷售改變意志強

  於是睡了半個時辰的孩子們起來,一部分跟護衛去買肉和被褥、鹽、鐵鍋、柴火、陶器、麵粉、大米等東西。

  秦掌櫃柴火都沒給留下,也不知道他給賣了,還是怎麼處理掉的,太能算計了,可惜沒發大財。

  其他孩子寫紙條,抽獎用的,護衛幫忙做三個抽獎箱子。

  雜貨鋪中的竹子托盤和竹碗、竹盤子、筷子、匙子單獨拿出來不賣了。

  買東西的人回來,大家做飯,肉是買的,菜從地裡摘,秦掌櫃沒把菜給弄走,因為說好了的,菜屬於買方。

  雜貨鋪有三個灶,一個秦掌櫃用,另外兩個租的人砌的,三個灶一起做,速度快。

  做好了用竹子的盤子、碗裝,放在托盤上不拿下來,沒有桌子放,大家把托盤放在板凳上,蹲著吃。

  “好吃好吃。”一個沒去過下丘村的護衛稱讚,跟宮裡之前送的飯菜味道一樣。

  不過他們在太子府吃的飯就不是這麼香了,顯然光祿寺故意的。

  朱太一習慣了,喝口黃瓜雞蛋湯:“咱村子的孩子什麼都行,能寫會算,燒菜做飯,耕地種田,牛棚馬圈,雞舍鴨欄,織布彈棉。”

  等吃完飯,孩子們開始熬油,買的豬板油,要熬出來葷油。

  抽獎的獎品沒有,糖沒有,肥皂亦找不到,換成葷油,中獎的給一到三大勺葷油。

  第二天早上護衛們就吃到了豬油渣,包的油渣蘿蔔餡的包子,小白菜湯,昨天晚上壓好的黃瓜條做的鹹黃瓜。

  加上醬油和醋,其他的沒有了,條件艱苦,對付一口吧!

  有護衛加快速度提前吃完,去太子府彙報,告訴太子村民們怎麼樣了。

  反正他自己非常吃驚,前一刻晨讀的孩子,放下書本就去做飯,轉換流暢又自然。

  本以為老的老、少的少,需要別人照顧,結果不用的,村子的人特別頑強,給這些人當護衛,好像自己被照顧了。

  而且村子的人好像不擔心出什麼問題,人生地不熟的應天府,他們好似有主心骨在,那個里長的問題?

  村民們吃完出去擺攤賣貨給抽獎,門口三個抽獎的位置,孩子們負責收錢吆喝,村老及里長婆娘看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