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守白 作品

第二九九章 治死兩皇帝,還能全身而退!論大明傳奇神醫

 
“關於朱厚照的記載有很多,都是經不得推敲。

 
經不得後世之人,進行各方面論證。

 
比如說朱厚照頑劣不堪,不學無術。

 
那麼多的先生教他,卻一直到登基,都沒能將四書五經這些給學完。

 
可是,真實的朱厚照卻是個過目不忘的人。

 
極其聰慧,學東西也快得很。

 
頭一天先生教的東西,到第二天都能背的滾瓜爛熟。

 
除了應該掌握的知識外,還精通五種語言。

 
就這一點,便不是不學無術了。

 
是許許多多人拍馬都趕不上。

 
這要是還不學無術的話,那很多人真的只能是找塊兒牆撞死算了。”

 
說了太醫,以及太醫院的時候,韓成思緒從這方面移開。

 
又給朱元璋說起了新的,關於朱厚照的事。

 
這些,他自然是要根據他所知道的,儘可能給朱元璋講清楚。

 
如果是在以往,只是給朱元璋劇透一下,讓他了解一下他大明的子孫,還有後面朝代所發生的事。

 
讓他吸取一些教訓,然後把一些事兒,試著看能不能從根源上給解決,把大明變得更好。

 
那麼現在,又多出了可以帶著朱元璋前去後面朝代,轉上一圈的能力以後。

 
那就更應該將相關的事情,與他講清楚。

 
這樣的話,才方便朱元璋今後來到後面這些朝代,動手處理一些事兒。

 
該殺的殺,該埋的埋。

 
“精通五種語言?過目不忘?”

 
聽了韓成所說的,朱厚照的這方面能力後,朱元璋都顯得有些驚訝。

 
這可當真不是一般人所能擁有的能力。

 
可偏偏這樣優秀的人,卻被哪些人給說成了不學無術,頑劣不堪

 
不過想想也對,韓成說了這麼多自己大明大明的皇帝。

 
除了完全站在文官那邊的朱祐樘得到了好評之外,另外一個得了一些好評的人,便是自己那個蠢蛋孫子朱允炆了。

 
剩下的,包括自己還有自己家老四,就沒有一個好話。

 
屬於是這些人的常規操作了。

 
“朱厚照繼位之後,又是通過什麼樣的辦法,來和這些人做鬥爭?

 
竟一步步演變到如此激烈程度?”

 
朱元璋望著韓成詢問。

 
韓成想了一下道:“和他爺爺朱見深差不多,也是開始動用宦官,培養一些聽他話的力量。

 
比如以劉瑾為首的,被稱為八虎的太監。

 
不能說這些太監是好人,不能說他們就沒有危害地方。

 
得了權勢後,他們也猖狂。

 
但站在皇帝,與文官集團之間的抗爭上面來看。

 
朱厚照啟用太監對抗文官,屬於是常規操作。

 
他的這個做法,無疑令的文官集團眾人,產生了極大的反感。

 
畢竟在朱厚照之前,他們所經歷的,可是那個對他們文官言聽計從朱祐樘。

 
所以,很快便圍繞著宦官,進行了及其激烈的抗爭。

 
正德元年便開始了。

 
那些文官,蒐羅了很多關於八虎的罪證。

 
同時又把國內的所發生的洪災,旱災等各種自然災害,都說成是天人感應。

 
說正是皇帝朱厚照,不聽他們的話,縱容八虎做出各種事情,才引發的結果。

 
是上天的警示。

 
極力要求朱厚照除掉這些宦官。

 
這一次的鬥爭很是激烈。

 
關於劉瑾等人的鬥爭,持續到正德五年。

 
最終,以劉瑾等人身死而告終。

 
這些事兒,自然不會如同記載的那般簡單。

 
最為根本的原因,還是朱厚照成為皇帝之後,不願意乖乖只聽那些文官們的話,想要做一些事兒。

 
他繼位之後,想要在各方面都做出調整。

 
比如考察官員,比如整頓軍隊,調整稅收,清查田畝……

 
很多方面只要能做成,那大明也必然會變得不一樣。”

 
聽了韓成這話,朱元璋頓時便明白了。

 
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文官持續坐大。

 
想做這些事,那所牽扯到的利益群體,簡直不要太多。

 
每動一下,都跟動了許多人的老命是一樣。

 
朱厚照想要做這些事兒,這些人不奮起反抗,不各種作對,那才是怪事兒。

 
“除了這一系列的事之外,把他們之間的矛盾,給推到白熱化的。

 
還是朱厚照改名朱壽,領兵親征蒙古小王子,並打了一場大勝仗之後。

 
導致朝臣文官集團,和皇帝之間越來越緊張。

 
因為他們最不願意看到的情況出現了。

 
一個掌握一部分軍權的皇帝。

 
而且還是一個極其能打的皇帝。

 
皇帝好武,能打,那武將必然就會變得強勢。

 
縱觀大明,文官過的最為艱難的朝代,不外乎兩個。

 
父皇的洪武朝,和四哥的永樂朝。

 
不論是父皇,亦或者是四哥,你們二人都是極其能打,戰功彪炳之人。

 
現在又出了一個能打的朱厚照,他們怎麼能睡得著覺?

 
又怎麼可能會放任不管?

 
朱厚照聰明歸聰明,有手段歸有手段,卻是個性子不夠硬的人。

 
不願意痛下殺手。

 
在這種兇險的抗爭之中,他這種性子,吃虧是一定的。

 
性格在很大程度上,真的會決定命運。

 
對於很多人來說,當性格形成的那一刻開始,其實整個人生便已經被決定了。

 
這一路走來,會遇到各種選擇,看起來選擇的機會特別的多。

 
但是性格釋然,只會讓你把許許多多的選擇,視而不見。

 
只選擇符合你性格的路。

 
朱厚照便是如此。

 
其實正德朝,不僅僅只發生了寧王造反。

 
還發生了另外一個藩王造反。

 
便是正德五年時的安化王造反。

 
安化王造反的一個前提,便是劉瑾等人,開始清查田畝。

 
不光查民田,同時還查軍屯。

 
自從弘治年間,文官掌管五軍都督府,各衛所田產就被大肆侵佔了。

 
那時正德年間,軍屯被大量吞併的現象十分嚴重。

 
等於是這一刀,直接動了許許多多人的命根子。

 
於是,在寧夏那邊的安化王便造反了。

 
事先沒有太多的準備,只有三千兵馬就造反了。

 
而喊出的口號則是,劉瑾蠱惑朝廷,摒棄忠良。

 
把矛頭直接指向了太監劉瑾。

 
這次的叛亂很快就被壓了下去。

 
但卻也令的劉瑾等人,死的死傷的傷……”

 
一聽韓成這話,朱元璋就知道這次的藩王造反,也非是表面那樣簡單。

 
通過了這一事,朱厚照所發展起來的力量,被極大的削弱了。

 
遭受到了重大的打擊。

 
也是有了這事,朱厚照再想接著清查田畝,就更不好推行了。

 
作為在洪武朝,建立了黃冊,清丈了全國大部分地方田畝的朱元璋。

 
他可太清楚清丈田畝這件事,能動多少人的利益,又會遭受了多少人的強烈抵抗了。

 
即便他是開國皇帝,來做這件事,前前後後都準備了差不多十年之久。

 
還是一步步來。

 
一開始先是建立戶冊,清查人口。

 
後面又經過了多年準備,才開始清丈田畝。

 
就這,在這途中,還有各種各樣的對抗。

 
他這邊殺了很多人,做了很多的事,才最終將這件事情給推行下去。

 
完成了清丈田畝這件事。

 
朱厚照那時候,皇帝的權力遠沒有自己手中的權力大。

 
文官集團又異常的囂張跋扈。

 
他在那個時候進行清丈田畝,想要成功,可當真是千難萬難。

 
遭受的阻力,也遠比這個時候大。

 
出現這樣的一個結果,能夠理解。

 
但理解歸理解,朱元璋卻不認同。

 
他的天子劍又一次握在了手中。

 
很想到正德那邊大殺一番。

 
“除了這些外,朱厚照對於外面也非常的感興趣。

 
只不過最終也沒有開海,從海外獲得財富。”

 
聽了韓成的話後,朱元璋道:“這是為什麼?是因為咱海禁的祖訓?

 
還是說文官們阻撓的厲害?”

 
韓成道:“二者皆有吧。

 
不過還有一個最大的困難。

 
便是鄭和七下西洋,所弄的航海資料全部都找不見了。”

 
“全部都找不見了?”

 
“對,就是找不見了,朱見深時期,就被劉大夏給燒了”

 
“啥?燒了?!”

 
朱元璋的聲音,又一次提高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