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守白 作品

第二四四章 一鯨落,萬物生!



            “你小子,這是不僅把人家的祖墳刨了,還要挫骨揚灰!”

朱元璋吸了一口涼氣,望著韓成說道。

縱然是他這樣的人,在意識到韓成都要做一些什麼,且做出來的事,將會產生多大的影響後,都是忍不住的有些心驚。

這事情太大了!

產生的後果,也實在是太嚴重!

韓成搖頭:“岳父大人,你別說的這麼陰森恐怖好不好。

好好的哪裡就刨祖墳了?

還挫骨揚灰?

看我人畜無害的,是那樣的人嗎?”

朱元璋卻並沒有因為韓成的話,而有任何的鬆懈。

“你都給咱出了這些主意了,你還是說不是刨人家祖墳,挫骨揚灰?”

韓成繼續搖頭:“岳父大人,這話可就有些不對了。

咱可不能憑空汙人清白。

我才不是那樣的人!

岳父大人莫非就沒有發現,要是這些都能夠順利實施,大明的讀書人只會變得更多。

讀書人的專業水平也會變得更高,怎麼就叫刨了祖墳?

哪有刨了祖墳之後,他們還更加興旺的道理?”

聽到韓成如此說,朱元璋倒是愣了一下。

順著韓成的話這樣一想,好像還真的就是這樣。

這些措施若都能順利的實施下去,過不了幾年,大明讀書人的數量,將會大大的增加。

科舉選拔出來的官員,更加好用,更有能力。

這確確實實,是朝著好的方面發展。

刨祖墳的話,的確沒有這樣的效果。

可……這事情不對啊!

韓成所做的這些,確確實實是在刨讀書人的祖墳!

每一個政策,下手都異常的穩準狠!

可為啥這樣做了之後,反而會讓讀書人變得更多?

邊上的馬皇后沒有說話,神情同樣是有些疑惑。

她也覺得這兩件事情很矛盾。

但一時之間,又說不出到底哪裡不對勁兒。

如此過了一陣兒,朱元璋開口道:

“咱想起來哪裡不對勁了!

韓成,你說的讀書人,和咱說的讀書人不是一樣的。

之後培養出來的那些學習算數,以及其與學問的人,那也叫讀書人嗎?”

韓成點頭,理所當然道:“這肯定是讀書人!

他們讀的是不是書?通過讀書是不是獲得了相應的學問?

而且還是對社會有用的學問。

那不就是讀書人?

誰說必須要學習孔孟之道,學四書五經的才叫讀書人?”

這……

朱元璋聞言,多少有些發愣。

因為韓成所說的這話,和他的常識,有著極大的不同。

畢竟從他所接觸的所有事情上來看,說起讀書人的時候,都會不自覺的浮現知乎者也的讀書人形象。

一向都是隻有孔孟門徒,才叫做讀書人。

此時突然聽到韓成的這個論調,讓他為之新鮮的同時,也覺得很不習慣。

韓成笑道:“岳父大人,格局放開一點,咱再往前面多看一看。

不要只看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要往更之前看。

看到春秋戰國時期。

從那裡來看,傳世經典可不僅僅只有儒家經典。

墨家以及法家這些,都是很精彩的。

那個時代百家爭鳴,所有學習學問的人,都可以被稱之為讀書人。

我覺得那才是正常的一種情況。

各種學問蓬勃發展,只要對社會有用,都有存在的道理。

不能說,只有學習儒家學說的人,才能稱之為讀書人。

這太霸道了!

其餘的書也是書,其餘的學問也是學問。

既然都是讀書做學問,那都可以稱之為讀書人。

儒家一家獨大太久了,這不是一件好事。

很容易就會不思進取,原地踏步,甚至於在不少地方還會陷入誤區,陷入僵化。

正如儒家自己所說的,這叫做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自從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儒家一家獨大,沒有了對手。

長時間下來之後,許許多多的儒家門人都懈怠了。

只想穩固住他們諸多先賢所打下來的江山,從而依靠著這些,保住他們超然的地位。

至於其餘的,則要淡化的太多。

他們生活的太安逸了,遠沒有春秋戰國之時的飛速發展,和銳意進取。

一代代的發展下來,思想是越來越禁錮。

西漢時期,公羊之儒,還是非常積極進取的。

那時候的儒家,是真的有著超強的戰鬥力。

腰間挎著劍,嘴裡說經義,辯論道理。

只靠嘴分不出勝負,就拔劍而起,血濺五步!

那叫一個武德充沛。

不僅僅對內如此,對外更是剛猛無比!

十世之仇猶可報!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

所以這大漢有著大漢的雄風。

但隨著發展,勇猛剛進的公羊之儒,慢慢的被拋棄。

被更為溫和的穀梁以及其餘之儒所取代。

一步步的發展下來,各種的繁文縟節是越來越多。

孔夫子當初帶領門人弟子,在混亂的春秋時期,挎劍周遊列國講學的那種進取,是越來越少。

禁錮越來越多。

對人的壓制也越來越多。

對內強勢無比,對外則手段溫和,缺少血性。

就比如大宋的那些文官們,若是西漢時期的那些公羊儒生,怎麼可能會如此之憋屈?

早就一個個呼喊著十世之仇猶可,一個個持著劍,前仆後繼的衝上去了。

獨漢以強亡。

漢強大的,不僅僅是軍隊。

當時佔據主導地位的儒學,也同樣強勢。

哪怕東漢之時,佔據主導地位的,已經不是剛烈無比的公羊之儒。

但整體上,儒學還是很有血性,很強勢的。

可是隨著一步步的發展,最終卻變成了什麼?

儒家長時間一家獨大的發展下去,是不好的。

這已經是被歷史證明了的。

所以,岳父大人的大明,需要百家爭鳴。

需要讓更多的東西出來,蓬勃發展,衝擊儒家的地位,讓他們感到有危機感。

促進他們內部的自我革新和發展。

同時,這也為岳父大人的大明的飛速發展,而做準備。

岳父大人的大明想要蓬勃發展下去,必須在一定程度上,衝破現有的思想牢籠。

打破儒家發展到如今,在思想上的禁錮。

才能更好的促進,各種對大明有利的,新事物的發展。

從這方面來看,岳父大人說我要刨祖墳什麼的,倒也有一定的道理。

但我覺得,用一鯨落萬物生來形容,更加的合適一些。

不過仔細的思索,這樣說也有些不太準確。

因為通過這些辦法之後,並不是說儒家就不在了。

依然在,不過在它存在的同時,也允許其餘的學問進行傳播。

不能夠再將其餘的各種學問,都給歸結到旁門左道,奇技淫巧之中。

這真的不對。

人只靠思想,忽略其他方面,絕對要吃大虧。

他們認知裡的那些旁門左道,奇技淫巧,作用大著呢!

只要能夠不斷的發展下去,深入研究,將會令世界大變樣。

讓大明的國力飛速增強。

當各種基礎打好之後,到後來,將會有一個井噴式的發展。

未來所發生的,令岳父大人為之震動不已,簡直如同翻天覆地一般的變化。

絕大部分,都是他們口中所謂的旁門左道,奇技淫巧所帶來的……”

聽到韓成如此說,朱元璋想想韓成言語之中,所描述出來的,他所生活的那個時代的種種神奇之處。

忍不住的心嚮往之。

“既然這是一條非常正確的道路,那麼……就這樣走下去吧!

明知正確的道路而不走,不是咱的性格!”

如此說著的時候,他忍不住的將一隻手,握成了拳頭。

看得出來,朱元璋在這上面決心很大。

也是真的想這樣走下去。

馬皇后顯得有些擔憂的望著朱元璋道:“只是……重八,這樣做的話,反彈的力度也太大了吧?

肯定會有很多人拼死反抗。

難度太大了!”

朱元璋聞言笑著搖搖頭道:“妹子,這些人你動一點他們會叫,動的多了,他們同樣會在那裡唧唧歪歪的叫個不停。

既如此,那何不大開大合的來?

大明是咱們的大明,不能因為擔心他們反對,就放著正確的道路不去走。

他們這些人,歸根結底是儒家門徒,最先維護的就是儒教的利益。

也是為了讓他們自己,靠著這棵大樹好乘涼。

至於其餘的,都可以往一邊放一放。

連宋濂這樣的人,都可以在科舉這件極其重要的事情,選擇欺騙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