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守白 作品

第一八四章 永樂大帝的遺言(三合一)


  “確實沒有那樣順利,畢竟漢王朱高煦,對於皇位一直念念不忘,不可能這樣輕易服軟。”

  韓成整理一下思路,望著朱元璋說道。

  朱元璋聞言沒有說話,只是默默的點點頭。

  他就知道,是這樣的結果!

  老四一直在逗幾個兒子玩,但這樣做,真的算起來也是很危險的。

  尤其是等到老四去世,無力再掌控局面時,很容就會鬧出亂子。

  “永樂二十二年,七月十八,六十五歲的永樂帝,在第五次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

  病逝的地點在榆木川……”

  韓成的這一句話,就將朱元璋給幹沉默了。

  哪怕是朱元璋在此之前,就從韓成口中知道來了,老四活了六十五歲。

  也知道朱高熾登基之時,就是老四去世的時候。

  可現在,聽到韓成說老四去世,心裡還是老大不舒服。

  不論如何說,老四都是他的兒子。

  還是那種登基之後,把很多事情,都給做的非常優秀,極為符合他心意的兒子。

  韓成看了一眼朱元璋,朱元璋搖搖頭,表示的自己沒事,能承受的住,示意韓成繼續。

  “永樂帝病重前,發下遺詔,將帝位傳於皇太子朱高熾,

  同時賜朱高熾玉押曰:“人主中正”。

  皇帝去世的時候不在京中,這極為危險,一個弄不好就會引發大災難。

  產生翻天覆地般的影響。

  比如始皇帝東巡途中病逝,導致本該坐上皇位的公子扶蘇死亡,秦二世胡亥登基,直接把大秦弄得稀爛。

  來了一個二世而亡。

  更何況大明此時,還有一個一直對皇位不死心的漢王在,可以說留下來的危機是真小!

  事情發生之後,英國公張輔、閣臣楊榮秘不發喪,令軍中一切如常,對外隱瞞消息。

  與此同時,楊榮與太監海壽,緊急進京,前去見皇太子朱高熾,將這些事情告知皇太子。

  朱高熾得知後消息,心中大驚,為之悲痛的同時,也立即派他兒子朱瞻基,出京代替他迎喪。

  此時,穩住局勢是朱高熾的首要任務。

  朱高熾成為太子已經多年,更是多次監國,對於各種事情很熟悉。

  有著永樂帝這樣一個,喜歡當甩手掌櫃的爹,還有非常不省心的漢王,趙王,朱高熾早就被迫捲了起來。

  鍛煉出來了一身的本領。

  他立即採取一系列行動。

  永樂二十二年八月初二,皇太子朱高熾,召見吏部尚書蹇義、大學士楊榮、楊士奇等心腹之人,討論佈防事宜。

  同時,又與禮部尚書呂震,議定永樂帝喪禮的各種規格和事宜。

  並緊急加強京師的防務。

  由於永樂帝北征的緣故,軍隊精銳都隨其行動。

  駐紮在京師的士卒,多老弱,人數也少。

  在這等特殊時刻,就造成了一個致命的危機。

  為了保衛京師安全,防止會有人在此時趁機作亂。

  四日,朱高熾就遣書,令隨徵的寧陽侯陳懋、陽武侯薛祿,率領原隨駕精壯馬隊,一路疾馳回京。

  緊急增加京城力量,穩住內部局面。

  八月五日,又命附馬都尉沐昕,掌南京後軍都督府事。

  這是朱高熾信得過的人。

  同時命太監王貴通,率下番官軍赴南京,鎮守南京宮中諸事……

  一直到皇太孫朱瞻基,迎接到永樂帝遺體回來,方公開發喪……”

  聽到韓成這樣的說,朱元璋點了點頭。

  在這上面,朱高熾做的很不錯。

  有理有據的,很有章法,沒有因為老四的突然離去,就亂了手腳。

  不愧是能讓老四做徵北將軍的人。

  “那朱高煦呢?這傢伙這個時候在做什麼的?”

  朱元璋忍不住詢問。

  他這個時候,最擔心的是朱高煦這孫子胡亂來。

  “漢王自然不老實,他一直念念不忘的就是皇位。

  這個時候,簡直是他遇到的天大機會。”

  “那……咱大明這是又一次陷入到了戰亂裡?”

  朱元璋有些擔憂的詢問。

  從韓成之前的講述之中,他知道了這朱高煦有多能打。

  深得武勳看重。

  又因為老四的一些操作,導致他身邊彙集的力量不小。

  在這個時候,還真的有極大可能會鬧出不小的亂子。

  讓大明再次陷入到戰爭之中的可能性很大。

  “沒有。”

  “沒有?”朱元璋聞言,有些驚訝又帶著一些驚喜。

  這和他所想有很大不同。

  “這樣看來,朱高熾本事不小啊!”

  “朱高熾本領確實不小,但他能做到這些,卻也不僅僅只是因為他的本領大。

  一大重要原因,還是永樂帝還在的時候,就將很多的事情給做好了。

  永樂十三年,漢王朱高煦被永樂帝,改封到青州。

  但他仍不願前往,很不情願的說:“我有何罪?置我瘠土”!

  永樂帝下詔催他就藩,朱高煦還是不肯動身。

  不僅如此,還私自挑選衛士,招募精兵三千人。

  隨後,又擊殺兵馬指揮,僭用御用車馬器物。

  永樂十四年十月,永樂帝返回南京,得知朱高煦違法之事達數十起,勃然大怒,對其痛斥,剝奪冠服,將其囚禁在西華門內。

  準備將他廢為庶人。

  這個時候,太子朱高熾念及兄弟之情,在永樂帝面前極力為他請求。

  永樂帝怒氣顯然不少。

  雖然如此,也並沒有因此就徹底的放過朱高煦。

  他削去朱高煦的兩護衛,並將他的一些親信誅殺。

  永樂十五年三月,永樂帝將朱高煦徙封樂安州,並命他即日起程。

  因為才被敲打過,所以朱高煦這次不敢再反抗拖延,只得就藩。

  但是他到了封地後,並不老實,心中怨念加劇,更加著急地策劃謀反。

  皇太子朱高熾,得到一些風聲,曾經多次致書勸誡,讓朱高煦老實,不要胡亂行事。

  但漢王哪裡會聽?

  依然在為這方面做努力。

  永樂帝去世,對於漢王來說,是一個天賜的好機會

  但這個機會,他並沒有抓住。

  這一方面是因為,永樂帝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逐步的削弱朱高煦的權柄,並剷除,瓦解他的心腹之人。

  另外一方面,太子朱高熾確實很有一手,朝中親信特別多。

  到了這個時候,朝中大臣基本上都是皇太子的。

  畢竟他這麼多年皇太子,可不是白當的,國也不是白監的。

  再加上永樂帝留下的遺詔,確認他的天子位置。

  三者相加起到的結果就是,一直到太子朱高熾,都已經成功繼承皇位,並對外公開永樂帝去世的消息之後,漢王朱高煦才知道他爹已經沒了。

  在得到這些消息的時候,朱高煦的心情有多複雜,可想而知。

  對於其餘人來說,在這種木已成舟的情況下,就算是心中有再多的不甘,那也只能是認命了。

  絕對不會再採取什麼行動。

  但漢王朱高煦,顯然不是這樣的人。

  密謀了這樣長時間,又怎麼會輕易放棄?

  這已經稱為他的執念了!

  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時間裡,就遣心腹入京,伺機叛亂。

  不過在這個時候,已經成為皇帝的朱高熾的操作來了。

  直接下詔讓朱高煦回京城。

  如此平平無奇的一招,卻一下子就將壓力,給到了朱高煦的身上。

  令其陷入到了兩難的境地之中。

  經過了一番反覆的權衡之後,朱高煦還是選擇了奉詔入京城。

  進入京城之後,朱高熾並沒有對他趕盡殺絕,相反還增加其俸祿,賞賜寶物數以萬計。

  兄弟二人相處一番之後,又命令其歸藩樂安。

  當年十月,仁宗皇帝又封朱高煦的嫡子朱瞻坦為世子,其餘兒子均封為郡王……”

  壽寧宮裡,隨著韓成的聲音落下,朱元璋提起的心也放了下來。

  還好!

  還好!!

  他最為擔心的事情沒有發生,朱高熾他們,並沒有因為繼承皇位的事情,兄弟鬩牆,同室操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