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守白 作品

第一八一章 這可是大明六邊形戰神,陛下你快別這樣說。


  “到底都發生了何事?誰幹的!”

  壽寧宮裡,朱元璋望著韓成詢問,聲音裡帶著壓抑不住的森然寒意。

  這樣的一本曠世之作,中華之瑰寶,竟然被毀壞成了這個樣子?

  到了最後,竟然只流傳下去了區區四百冊?

  從兩萬兩千八百多冊,變成了四百冊啊!

  不需要多說別的,僅僅只是看看這其中的,巨大數量差距,就能夠知道,這部曠世之作被糟蹋成了什麼樣子!

  真令人痛心!

  “永樂大典在嘉靖時期,被抄錄過一次,但後面原版去向成謎。

  對此,歷史學界有著諸多猜測。

  其中一個比較深入人心的猜測,是隨著嘉靖皇帝一起,被埋了。

  永樂大典原本,給嘉獎皇帝做了殉葬。

  因為當時嘉靖帝去世之後,並沒有很快下葬,而是等待了很久。

  那個時候,謄抄永樂大典的工作,正在緊張進行,還沒有結束。

  因此上,有人認為這是在等著永樂大典的抄寫工作結束。

  只是到了後來,嘉靖抄本只留下了八千冊,有人因此認為,可能是急於下葬,而沒有抄寫完畢。

  不過,我覺得沒有抄寫完畢這個推測,是不對的。

  因為到了清朝乾隆時期,嘉靖抄本還有足足八千冊。

  因為中間的時間跨度太大了,還經過了最為危險,十分混亂的明末大亂局。

  而永樂大典又是用紙張做,不存不易,很容易就會損壞。

  一開始就是八千冊,結果一直到乾隆時期,還是完完整整的八千冊的可能性不是太大……”

  “嘉靖真的這樣做了?”

  朱元璋望著韓成詢問,情緒多少有點激動。

  韓成聞言搖頭道:“只是一個最為有可能的一個推測,真實的情況具體如何,後世也沒有記載。

  反正從那之後,永樂大典的正本去處成迷。

  嘉靖抄本一直有所流傳,但正本卻不曾現世。”

  “砰!”

  朱元璋氣的一巴掌拍在桌子上。

  “狗屁玩意!真糟蹋好東西!”朱元璋氣的出聲大罵。

  “多好的東西啊!多少人的心血啊!他竟然用來陪葬?

  該死!

  當真是該死!

  他這是犯罪!

  這樣做,就不怕到了下面,被他的祖宗用刀將其的活劈了嗎?”

  朱元璋是真的有被氣到。

  這樣的東西在他看來,就應該一直留在世上,傳承下去。

  如有可能,需讓更多的人看到。

  這樣的話,才能發揮其應有的價值。

  結果現在倒好,那什麼嘉靖竟直接就這樣的好東西給埋了!

  人死了就是死了,塵歸塵,土歸土,死人會看個屁東西!

  除了糟蹋東西之外,不會有其餘任何的作用。

  原來以為,這傢伙組織人手,進行抄錄永樂大典,是真的怕永樂大典損壞,才如此做的。

  哪能想到,竟然是懷著這樣的目的!

  這傢伙,真是混賬玩意!!

  朱元璋氣的想要打人。

  《蘭亭序》這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的好東西,被酷愛王羲之書法的李世民,帶入到了墳墓裡。

  結果現在,永樂大典竟也被他的後世子孫,有樣學樣的給弄到了墳墓裡。

  這事情,想想就讓人覺得分外難受!

  這倒黴玩意,怎麼好的不學,偏偏要去學那些壞的?

  “那剩下的八千冊呢?怎麼就硬生生糟蹋成了四百冊?”

  朱元璋平復了一下心情,望著韓成再次詢問。

  韓成道:“永樂大典,又一次遭遇浩劫,是清皇帝乾隆時期。

  就是那個號稱十全老人的。

  他在位的時候,也修了類似的書籍,起名為四庫全書。

  不過,在四庫全書館的人,開始修書之前,先將他們所擁有的永樂大典進行了校刊輯佚。

  通過這次的事情,確實恢復了不少重要文獻。

  但對於永樂大典來說,卻也是一次浩劫。

  因為乾隆在讓人輯佚的時候,給出了指導思想。

  那就是堅持儒學為正統,認為‘菁華已盡,糟粕可棄’,凡戲曲,,佛道等東西,概不輯錄。

  除此之外,對於那些牽涉違礙的言辭,也全都是毫不留情的,一概刪除。

  僅僅這些,就令得眾多東西受損。

  陛下你不知道,韃子為了禁錮人們的思想,殘酷鎮壓華夏子民,都做出了多少變態舉動。

  其中有一項極其出名,叫做文字獄.

  文字獄興起時間非常長,從順治就開始了,幾乎伴隨清朝的興起與滅亡。

  數量之多,超乎想象!牽連之廣,前所未有。

  有記載的文字獄,就達到了將近兩百件。

  比前面諸多朝代所發生的文字獄,加起來都要多!

  嚴重禁錮思想,堵塞言路,妨礙科學進步和發展。

  清朝之前,我華夏曆朝歷代,都有各種各種的科學技術出現,給社會帶來很多的積極影響。

  各種科技,層出不窮。

  有些朝廷縱然不會鼓勵科技研發,但至少不會刻意的去打壓。

  但唯獨到了清朝,各種官方壓制。

  採用各種的愚民政策。

  科技停滯不前不說,甚至於還出現了極大倒退!

  至於後面和洋人對戰的時候,許多人還是採用刀槍等冷兵刃。

  所擁有的那些火器,基本上都是老掉牙的東西。

  火器水平,還達不到大明的水準。

  這就是韃子瘋狂愚民,不斷壓制科技發揮的結果。

  他們取得天下時,火器在其中發揮出來了重大的作用,後面卻要一個勁說,他們是騎射獲取了天下。

  之所以這樣,就是為了讓眾多人去忽略火器,不重視火器。

  這樣的話,民間就算是有人造反,那麼不動用火器,只靠冷兵刃,他們平叛也要容易的多。

  清的那些統治者們,真的不知道科技的力量嗎?

  他們知道。

  在瘋狂愚民,禁錮科技發展的時候,他們自己卻在瘋狂的學習科技。

  就比如康熙。

  此人掌握了大量的天文知識,並精通微積分,還會解高等函數等。

  在他後面的雍正,乾隆等人時,還會聘請傳教士教授他們來自於歐洲的最新知識。

  他們自己非常重視這些,卻異常害怕這些東西,在廣大底層間流通。

  在他們自己,如飢似渴一般學習的時候,卻對外不斷宣傳,這些都是奇技淫巧。

  將科技這些,說的什麼都不是。

  他們這樣做,嚴重阻礙了科技進步。

  至於他們,掌握這東西意義不大。

  因為他們只是掌握而已,並不會擴大規模,也不會讓這些流傳入民間,不會想著用它們增強實力。

  這樣的話,等於是空守著一座寶山而不用,沒有什麼意義。

  不然的話,也不會導致的他們統治的時候,落後那樣多。

  並且,還讓我們這邊古代科技發展,在西方掌握了話語權之後,給說成了所謂的工匠技術。

  各種的汙衊,貶低。

  導致後世的許多人,都對我華夏的古代科技產生誤解,不自覺的就覺得低人一等。

  韃子的文字獄,極其變態。

  有人因為寫了一句‘清風不識字,何故亂翻書’的詩句,被認為是諷刺清朝蠻夷而被殺,

  有人因為文章裡面出現了一句‘將明之才’,而被認為心思詭譎,而被斬首。

  再比如,雍正時期,有人擔任江西考官,出題時用了詩經中的一句‘維民所止’,然後有人說他是故意的,維止二字,就是要削去雍正二字的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