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 第343章 冷眼旁觀





陸明珠依偎在他懷裡,“你說得對,文物外流,該負責任的不是我們。”




當初在舞會上只把趙紅霞帶下去而沒有任何處置,陸明珠就知道他們的態度,要不是日用品、工藝品合作牽扯到外匯問題,合作方是國家不是個人,陸明珠一定會阻止。




謝君嶢輕撫她的頭髮,“江南的絲織品一向不錯,我們明天多買一點,帶回去後一部分送人,大部分留下自用,女兒越長越大,以後也要和你一樣,經常做漂亮的衣服穿,要不要再請兩個做旗袍的裁縫回去給你們服務?”




陸明珠莞爾,“家裡又不是沒有,不用再請啦!”




有隻給她做旗袍的老師傅,還是兩位,手藝十分出色,在舊上海時就出了名,他們受謝君嶢邀請,不給別人服務,專心負責陸明珠的旗袍。




一針一線全部不假手他人。




他們做的旗袍到目前為止沒有一件是重複的,陸明珠有很多都沒上過身。




話題一轉,陸明珠道:“上次看到金銀玉製品櫃檯裡琳琅滿目,過幾天過去,我們不妨看看有什麼好東西值得購買。”




品質太差的就算了。




謝君嶢輕笑,“能有多好?肯定沒你的好。”




“看看嘛!”反正無聊。




“好。”謝君嶢十分縱容,“倒是可以多買一點,以後送人用。那些晚輩一個個結婚生子,一年四季,月月都有人過生日,就用這些當禮物送出去好了。”




陸明珠保留下來的珠寶首飾都是頂級貨色,送人可捨不得。




陸明珠聞言大笑,用腦袋頂了頂他的肩膀,“我們倆不愧是夫妻,想到一塊去了,送那些什麼鋼筆、手袋、香水、化妝品之類的東西,還不如送兩件精美的玉器,既體面大方,又能升值,還不會被隨意丟棄。”




友誼商店珠寶櫃檯的定價是真便宜。




陸明珠以前沒關注,現在一看,像只老鼠掉進了米堆裡。




很多在舊上海得花幾千、上萬塊大洋才能買到的翡翠、珍珠、鑽石、和田玉製品,在這裡的標價才幾百元、上千元,有的只需幾十元。




當然,幾十元的翡翠比較乾巴。




因為工藝品出口比較好,現在的玉器雕刻手藝人都在國營玉器廠工作,很多都是他們的作品,也有不少是從民間收上來的珠寶首飾。




櫃檯前的顧客可不少。




人流如潮稱不上,畢竟只有持外國護照才能進來,但喜歡珠寶首飾是人之天性,很多人都來光顧,外國人亦不例外。




陸明珠等人少了些才和謝君嶢上前。




“上海首都各有珠寶玉石回收處,來路正得很。”售貨員說一口流利的英語。




陸明珠看著她端到自己面前並放在櫃檯上的托盤,笑問:“回收得多嗎?”




售貨員想了想,回答道:“挺多的,前幾年不是大旱嗎?即使有您的幫助,各地糧食也稀缺,上海的供應雖然沒斷,但很緊張,很多副食品都被取消了,不少市民不得不買高價糧。我聽說,有人偷偷到黑市裡買一隻雞,要40塊錢呢!還有一些落魄的人家,錢不夠花怎麼辦?當然是拿東西出來變賣了。國家不允許私人交易,所以古玩字畫、珠寶首飾都賣到指定的回收處,國家將之當成工藝品出口,可以賺取到大量外匯。”




頓了頓,她又小聲透露:“流入到民間的也不少,不過都不聲張罷了。”




陸明珠拿起一隻滿綠手鐲,“多少錢?”




售貨員看了一眼,“300元。”




真便宜呀!




雖然不夠透明,綠得不夠均勻,拋光也一般,但底子細膩,顏色十分漂亮,和千禧年前後香江富豪花上千萬競拍給女朋友的翡翠手鐲不相上下。




陸明珠舉起來仔細辨認,越看越眼熟,怎麼看都是同一只。




旁邊有個中年婦人不滿地開口:“我在首都花1000元買的翡翠鐲子不如這隻,為什麼你們的定價沒有任何規律呢?”




這個問題,售貨員回答不上來。




陸明珠看著那個珠光寶氣的中年婦人,含笑道:“當然是因為兩個友誼商店不是同一個單位,本錢不一致,標價自然也不一致。而且,玉石這種東西是天然礦石,一模一樣的成品很難遇到,哪怕有一點點差距,價格就大不相同。做翡翠這一行的都知道,種差一分價差十倍,色差一分價差百倍,您沒聽過沒關係,理解就行。”




中年婦人摸了摸手上的鑽戒,“你是誰?”




“和你一樣,是友誼商店的顧客。”陸明珠說完,對售貨員道:“給我包上。”




說著,把手鐲放在托盤之外,不和托盤裡面的混為一談。




“好的,陸同志。”售後員當即拿出一個手鐲盒,把這隻手鐲放進去,剛想問陸明珠要不要再看看其他的首飾,忽然聽到一陣嘈雜聲。




隨之而來的,是一群外國人在官方領導的陪同下踏進友誼商店,朝他們的方向走來。




“是法國人。”謝君嶢耳聰目明,低聲對陸明珠道。




陸明珠揚起眉毛。




他們站著沒動,售貨員已畢恭畢敬地等待。




待人群走近,其中一個老者就熱情地跟陸明珠和謝君嶢打招呼,“真是太巧了,我們居然在這裡見面,賀先生和陸先生還好嗎?”




“多謝您的惦記,契爺和我爸身體康健,一如往昔。”陸明珠回應。




他就是老皮特,陸明珠給陸父做翻譯時認識的,後來給賀雲當翻譯也和他打過交道,以前在法國駐香江領事館工作,後來離開了香江,不知在哪裡就職。




皮特不是商人,是官員,要來內地工作嗎?




陸明珠想起1月份兩國建立外交關係的聲明,非常振奮人心。




李同志驚詫:“陸同志,你們認識?”




陸明珠淡淡一笑,“認識呀,我和皮特十多年前就認識了,要不是皮特後來調離香江,說不定我們會有打交道的機會。”




法語、上海話,轉換自如。




皮特很高興,滿臉皺紋都讓人覺得可親,沒有半點在其他人面前的傲慢,“我將到首都工作,路過上海,想起你父親跟我說過的事,也聽長輩提過舊上海的風光,不禁心嚮往之,特地在遊輪停靠並補給時來轉一圈。”




兩國建立外交關係,早已互派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