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珎 作品

57. 第057章 撿漏不容易

 “給個實在價,周老闆。”陸明珠說道。

 周老闆伸出一根手指頭,“100兩黃金,真的很便宜了。放在二三十年前,怎麼都得好幾百兩黃金,也是這些年戰亂頻頻,民不聊生,有錢的都跑了,剩下想要的又沒錢,各行各業一時難復元氣,貨主不得不降價出售。”

 相比半個多世紀後幾個億的價格,100兩黃金確實很便宜,但一般人也是真拿不出來。

 謝君嶢仔細研究片刻,確認無誤,對周老闆說:“麻煩周老闆幫我收起來,等我回去帶保鏢拿黃金過來取畫。我們出來玩,並沒有帶黃金。”

 太沉了。

 周老闆大喜過望,“沒問題。”

 當即就把兩幅字畫取下來,細心地收進長條形匣子裡。

 謝君嶢又道:“把明珠看中的東西都收攏在一起,到時候一塊結賬,因為我們還得繼續逛街,不方便帶著。”

 陸明珠眼睛亮晶晶地望著他:“怎麼好意思花你的錢?”

 “我的錢將來不都是你的錢嗎?現在不用算得太清楚。”雖然自己的資產不及陸明珠的雄厚,但謝君嶢以前沒有特殊愛好,沒怎麼花錢,謝君顥給的

零花錢有一大半都沒花,正好可以給陸明珠花,而且花得心甘情願。

 陸明珠一邊開心,一邊遺憾,“可惜我爸不讓我花你們的錢。”

 陸父給她三張借條不就是這麼打算的麼?

 她一清二楚。

 謝君嶢衝她眨眨眼睛,“你不說,我不說,陸叔怎會知道?他總不會跑過來查賬。”

 周老闆看看陸明珠,瞅瞅謝君嶢,問陸明珠道:“這位先生很大氣,長得玉樹臨風,是你的男朋友嗎?”

 “是啊!”陸明珠大大方方地承認。

 周老闆笑著道恭喜,“一看就是天造地設的一對璧人。”

 謝君嶢很高興,“謝謝!”

 他一高興,出手就格外闊綽,再加上古寶齋中裡面沒有贗品,他挑挑揀揀,又給自己和陸明珠買下許多古玩字畫。

 把錢花在收藏上勝過隨意揮霍,相信他哥不會嫌他亂花錢。

 陸明珠很開心。

 雖然相對未來的天價而言,此時只算得上白菜價,但這白菜價依舊遠遠高於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費,所以玩古董的仍是極少數有錢人。

 還是得去地攤上撿漏。

 古玩店裡的太貴了,玩不起。

 價格透明,老闆又都精明,有一定的鑑賞能力,很難撿大漏。

 陸明珠的眼珠子亂轉,打著自己的主意。

 周老闆許久沒開張,這一開張就夠吃三年,他樂得合不攏嘴,送他們出門時笑道:“明珠,謝先生,歡迎下次光臨。”

 “有好東西再說啦!”陸明珠拉著謝君嶢的手往前走。

 出了門,冷風撲面而至。

 陸明珠以戴手套的雙手捂著臉,“怪不得沒人出來擺攤,這麼冷。以前這裡可熱鬧了,只要不是店鋪門口的位置都會擺著攤子,能不能撿漏全憑眼力。我和老師曾花10塊大洋買下唐宋八大家曾鞏的真跡,明明我花錢,東西卻被他笑納。”

 謝君嶢想起她和章老師相處的氛圍,忍不住問道:“他經常賴賬嗎?”

 “天天賴賬,看見什麼好東西是自己實在買不起,就撒潑打滾讓人家給他降價,磨得好多古玩店老闆都避開他走路。”陸明珠用鼻子哼哼兩聲,“得虧他沒錢,他要是有錢,他肯定把整個琉璃廠的古玩字畫給包了。”

 話音剛落,就有個笑容可掬的中年人走過來打招呼,“陸小姐大駕光臨,有失遠迎。”

 陸明珠停住腳,仔細看他兩眼,笑嘻嘻地道:“祝老闆,您老生意興隆?”

 “若是陸小姐賞臉進門,小店今天肯定是生意興隆。”最近生意不景氣,祝老闆親自出來拉客,主要是他一個夥計眼尖,遠遠看到陸明珠被古寶齋夥計迎進門,許久沒出來,說明她在裡面沒少花錢,祝老闆自然為之心動。

 陸明珠是章老師的學生,每年都會來首都玩,很多古玩店老闆認識她,也都知道她是上海大富商陸衍之的原配千金,歷來出手闊綽。

 她花50萬塊大洋購入一批清宮珍藏古畫,在行內是出了名的。

 如今看她容貌愈加精緻,打扮得愈加貴氣,祝老闆便想和她做生意,至少把手裡的一些古董賣掉,回籠些資金好過年。

 陸明珠架不住他的熱情,隨之進店。

 祝老闆的永興古玩店店面比較小,約有50平方左右,東西不如古寶齋的齊全,陸明珠打眼一看,只相中一對花團錦簇的天球瓶。

 乾隆年間的,200塊大洋或者200萬新幣。

 陸明珠直接付了200萬新幣。

 她和祝老闆的交情不如和周老闆的好,自然沒提港幣、美金什麼的。

 祝老闆心裡有些失望,“陸小姐不再多看看?我的店雖不如周老闆的古寶齋,但東西保真不摻假,興許還有您感興趣的。”

 “我再看看。”陸明珠沒好意思立刻走開。

 這一轉,倒還真發現兩件不錯的東西。

 一件雍正年間的粉彩綠裡花型杯,一件是慈禧太后時期的大雅齋瓷器,兩件加起來不足100萬新幣。

 難怪都說八十年代以前遍地都是清代官窯瓷器,買都買不過來。

 再出門,陸明珠突然興奮了。

 在祝老闆店裡耽誤個把小時,外面陸陸續續有人出攤了,興許是嫌大早上比較冷,所以出攤比較晚。

 和原身早先逛過的情景差不多,不是很熱鬧,略有些蕭條。

 抗戰爆發後就這樣,一直沒恢復昔日的繁華。

 這樣的蕭條將持續三十年,三十年後的古玩市場才逐漸熱鬧起來,開啟長達數十年的古玩收藏,屢屢有撿漏傳奇發生,直至後來再難撿漏。

 “君嶢,君嶢,我們快去光顧。”陸明珠拉著他興沖沖地走向一個攤位。

 攤位貨品比較雜,亂七八糟,大的小的,什麼都有。

 攤主是個瘦骨嶙峋穿半舊土布大黑襖的老頭兒,雙手攏在袖口中,尖嘴猴腮瞧著不像好人,但笑容卻很溫和,聽著是本地口音:“先生和小姐隨便看,我的東西都很便宜,從鄉下收上來的,回個本就行,不要邪價。”

 擺攤的大多數不似古玩店老闆或者掌櫃那麼有鑑賞能力,往往把珍貴物品當作普通貨品賣出去,所以在他們的攤位上容易撿漏。

 陸明珠先拿起一串桃紅色碧璽十八子問價。

 老攤主瞧了兩眼,“這是七年前流落到市場上的東北貨,也不曉得是不是宮裡的東西,5塊大洋或者5萬新幣,您只管拿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