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恩大惠

成國公府難道不擔心,保國公和英國公之後,下一個就輪到他們成國公上前線打仗,然後一起玩完?

“會也無妨,我對什麼新舊派系之爭,本來就沒抱有想法,是有些人在暗中挑唆對立,有的人想坐收漁翁之利。”張周道。

“是……朝中哪位大員嗎?”朱鳳問道。

“不是哪位,是哪些,他們的心思很簡單,是覺得我在朝中礙眼,想讓我早點滾蛋,不過越是如此,越證明我所做的事是有效的。知節,其實你跟我一樣,不遭人妒是庸才,下一步還是要給你機會,好好表現。”

朱鳳一臉無所謂的樣子,道:“哦,知道了。”

這不爭氣的模樣,惹得張周想打他。

……

……

偏頭關。

張懋進駐關城有兩天,卻仍舊沒把本地調兵的事搞清楚,甚至這兩天他都不知道偏頭關到底能調給他多少人馬。

張銳去跟地方上的將官溝通過,而張懋則擺出架子,一直等他兒子入夜之後回來,張懋卻又趕緊讓人將張銳給叫過來。

“小公爺,您可要小心應對,公爺今日看上去脾氣不太好。”有人提醒張銳。

“嗯。”

張銳知道自己的父親還在生悶氣,他徑直進入到總兵府內。

跟父親見面,張銳隨即將他當日所探知的情況,跟張懋詳細說明:“之前按照朝廷的調文,會從偏關城塞內調動四千九百人配合出兵,但實際調動只能有兩千七百人,這已是滿打滿算。再從周邊土堡調兵,西邊三處堡壘,能調過來一千一百人,東邊少一些,有六百四十人上下……加上從關內調過來運送糧草的補給兵,大概還有個四五百人……這些人沒法拿兵器打仗,就算是臨時拿了兵器也無法射箭,最多是能用刀槍等護送一下糧草……”

張懋本來心情就不好,聽兒子說的話,他登時眉頭緊皺。

還沒等張銳說完,張懋便伸手打斷道:“怎麼這麼亂?朝廷讓調多少兵,他們給配上就行,難道還想縮編不成?”

張銳無奈道:“最初我也是這麼跟地方上說的,但他們的意思,偏關周邊從弘治十一年冬天威寧侯在這裡治軍時就給縮編了,是因為先有軍戶逃戶,軍戶無法滿編,所以威寧侯才給縮編的。”

“王威寧?他……”

張懋很無語。

一個死去快三年的人,居然會對他張懋形成影響?

感情你們這群人,三年前就給我挖坑呢?

張銳道:“這兩年西北局勢穩定,且大明兵鋒強盛,軍戶不足的情況其實已大為好轉,但因為有先前威寧侯上報縮編之事,後來就算是有兵員能補充,朝廷也沒有準允,也就以當時的編制人數給定下來。”

“好麼,有兵也不增加,朝廷還真是會節省開支。”張懋差點想罵娘。

張銳無奈望著他這位老父親,道:“父帥,其實咱京營的情況也好不到哪去,這幾年不也是兵員不足嗎?只是沒報上去,朝廷還沒重視起來而已。”

“閉嘴!”張懋不想跟兒子探討這問題。

京營兵馬不足的問題,張懋可不想主動去揭出來,但其實京師防備問題缺兵少糧的情況已經很嚴重。

要是京營士兵足夠,也不會有正德時期,朱厚照調外四家人馬換戍京師。

張銳道:“如今偏關一處的情況尚且如此,其他的地方情況也不會太好,陛下本已下旨給調五萬到六萬兵馬,現在看來……只有我們從京營帶出來的三千將士才是滿編的,剩下的……臨時拼湊,從偏關出兵時,最多能帶個七八千的兵馬已很好,再集合各處兵馬,也就……兩三萬的樣子。”

張懋眉頭緊鎖道:“再缺,也不至於缺到如此程度吧?”

張銳嘆道:“父親或是多年未曾在西北領兵,不知這邊的情況,據說保國公名義上帶兵五萬,但其實滿編也不過才四萬左右,其中還有不少是拉的壯丁,西北將士的日子辛苦,逃戶太多……想京師那富庶之地,尚且做不到滿編,西北又怎會兵員充足呢?”

張懋的雙眉跳動了幾下。

兒子這話,分明也是在諷刺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