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二百五十章 不在於怎麼治,而是治不了

 
跟著劉健抵達內閣值房。

 
李東陽和謝遷看到這架勢,便知道皇帝和張周不是玩虛的。

 
書都給抬來了。

 
大概的意思,回頭就可以直接刊行。

 
“陳公公,您是否要留下?”劉健問一句,說這話其實就是在提醒陳寬,伱可以走了。

 
本就是皇帝派來的,還用你劉健問是否留下?

 
你既然問,就是下逐客令。

 
陳寬苦笑道:“咱家就近找地方先歇息一下,等那位梁翰林到時,再送他過來便是。”

 
“好。”劉健點頭。

 
如果有陳寬在,那內閣三人要進行討論就要有所顧慮,怕被陳寬聽去告知皇帝。

 
等陳寬出去之後,內閣值房內的氛圍好像瞬間輕鬆了許多。

 
謝遷笑著問道:“要不要去給事中值房調幾個人過來幫忙?”

 
劉健和李東陽都瞪他一眼。

 
“於喬,這都什麼時候了,這種玩笑不必開!”李東陽提醒,“是跟陛下提請讓叔厚過來?”

 
“嗯。”劉健點頭,“濟之也會同來。”

 
李東陽嘆道:“最好不要再讓外人知曉有此事,卻不知這書到底如何?”

 
“自己看吧。”劉健很是焦躁。

 
書到底是胡編亂造,還是說已達到極高的標準,再或是牽強附會等……都需要驗證之後才能定。

 
……

 
……

 
乾清宮內。

 
朱祐樘在送走劉健一行後,一點都不擔心他們能在張周修撰的《大明會典》中挑出毛病。

 
連程敏政都覺得無可挑剔,還有什麼理由去懷疑呢?

 
治國,朱祐樘非常倚重內閣鐵三角,但涉及到造學問方面的事,皇帝就很依賴程敏政這樣的大儒。

 
張周也覺得皇帝在這點上做得很好,至少做到了唯才是用,連他自己,不也同樣是靠實力獲得皇帝信任的?

 
“秉寬,你看,這裡有一份上奏,說是烏斯藏今年又要來貢,聽說還派了兩撥使節,第一波已經入蜀,估計再有一個月便可抵達。”朱祐樘拿出一份地方上奏。

 
烏斯藏,也就是西藏。

 
以張周所知,烏斯藏曾在弘治八年遣使上貢,這是自正統末年之後,相隔幾十年後烏斯藏重啟上貢,大明對其禮遇頗佳,賞賜也很多。

 
歷史上烏斯藏也在弘治十二年兩次上貢,其實就是上貢得到回贈嚐到了甜頭,想多來幾次,隨後禮部官員以“一歲再貢非制,請裁其賜賚,從之”,意思是,你一年進貢兩次壞了規矩,要裁撤其賞賜,皇帝就同意。

 
隨後幾年烏斯藏就沒再來,一直到正德元年才有下一次的上貢。

 
治理藩屬國貪得無厭最好的方式,就是不以所謂天朝上邦的禮數自居,不當凱子,那藩屬國也就識趣了。

 
張周笑道:“陛下,您跟臣說這個,是不是……因為有特殊的原因?”

 
張周是明眼人。

 
外蕃上貢,跟他有啥關係?他又不在禮部供職。

 
朱祐樘嘆道:“所以說還是秉寬你看得透徹,朕在上次烏斯藏上貢時,就曾問詢過有關天命等事,或許是他們知曉朝中如今朕多有徵詢於你,而你能上達天意,才會派人來。”

 
“哦。”張周笑著點頭。

 
烏斯藏在明朝,一向有“法王”或者“活佛”能知曉未來事的傳聞,因為弘治帝很相信這個,所以他們也很喜歡用這種方式來讓大明當“冤大頭”。

 
在正德十一年,烏斯藏上貢時,就提到其境內能知曉未來事的活佛,正德帝派太監劉允去迎,結果到了地方活佛久不出現,雙方還發生大規模械鬥,令大明使團死傷過半。

 
朱祐樘道:“沒有讓你跟誰相比之意,但或許他們上貢,或有針對你的意思。”

 
張周笑道:“臣從未有與人相比之心,也不在意他們是否有何特殊目的。”

 
“是啊,朕也看出來,他們跟你相比,什麼都不算。”朱祐樘笑道,“以前朕還真想多問問他們大明的將來,但現在問你,不就夠了?秉寬啊,最近有時間……不妨再多算幾卦。”

 
“這個……”

 
張周知道,自己所產生的蝴蝶效應越來越大,除了天災,人禍方面基本已經很難有建樹。

 
“哈哈,看你這樣子,也不為難你,若真能算出來也好,算不出也無妨,你所做的,對大明來說已足夠。”朱祐樘笑著安慰,“最近北方的雨水很多,民間都在議論,說這是上天賜給朕和萬民的恩澤,朕知道這都是你的功勞。”

 
“陛下說笑了,這雨又不是臣求下來的。”

 
“那也差不多。好了秉寬,去給皇后診治吧,朕身體調理到差不多,也該多調理一下皇后……最近皇后那邊……還是沒什麼動靜,朕也著急啊。”

 
“是!”

 
……

 
……

 
張周要去當“婦科大夫”了,要給張皇后調理身體。

 
相比於調理朱祐樘,其實這才是張周所擅長的,不就是拿出後世中醫那一套,調理“宮寒”之類的?這藥方,自古多了去,長期調理下來,要說一點作用沒有……誰知道?

 
張周跟蕭敬到了交泰殿之前,已有兩名小宮女立在那,這宮女的姿色……

 
張周只能說很醜。

 
張皇后也是有心機的。

 
宮裡不可能沒有宮女,而且宮女有機會跟皇帝單獨相處,萬一真被小宮女跟皇帝發展出一段感情來,那就屬於自挖牆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