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語不語 作品

第二百一十三章 到了拼“爹”的時候

 
不加入,就扣黑鍋唄?

 
……

 
……

 
寧遠。

 
朱鳳等人在經過日夜兼程的趕路之後,終於在三月十四這天抵達。

 
他們進城第一件事,不是休息,而是趕緊召集城防要員,要將張周的佈置安排到寧遠周邊的佈防中來。

 
巡鎮都指揮使錢英和遼東鎮守太監任良,更是提前幾天便得知消息趕到寧遠,他們甚至都不知皇帝為何突然要派個年輕氣盛的安邊伯前來。

 
“……諸位,我希望你們不要將今日會議的內容洩露。”

 
朱鳳先給在場的人打預防針。

 
任良看了看旁邊的監軍太監張永,以及平江伯陳銳。

 
他也不理解,今天有陳銳和剛幫王越在偏關取得大捷的張永在,何以要讓名不見經傳的朱鳳出來主持軍前會議。

 
“趕緊說,說完睡覺去!”有個人在不耐煩催促,正是建昌伯張延齡。

 
文官代表,戶部郎中、監糧官王瓊問道:“何以巡撫遼東軍務的張中丞未到來?”

 
這是在問,張玉怎麼沒來。

 
王瓊作為現場級別最高的文官,他覺得這場戰事,應該是由文官進行戰略上的佈置,而不是由武勳和鎮守太監來自行完成。

 
任良道:“張中丞軍務繁忙,來不了這裡。有事趕緊說,咱家也還有旁的事要辦。”

 
任良作為遼東鎮守太監,朝中又有強大的背景,在遼東這一畝三分地,他覺得都是自己的地盤,他對王瓊這樣的戶部郎中還是不放在眼裡的。

 
朱鳳明顯有點鎮不住場面,他道:“陛下讓我來帶兵設伏,阻擊即將到來的胡虜。”

 
“哈哈。”任良大笑。

 
他這一笑,遼東體系的人都要跟著一起笑。

 
任良笑道:“安邊伯,您是在言笑嗎?到寧遠來佈防也就罷了,這裡地勢狹長,就算是胡虜殺過來,我們也沒辦法設伏,再說胡虜也不過是來劫掠一番,但凡有風吹草動,只需將人馬撤往土城中,等胡虜退走之後,再各安置回去便可。”

 
王瓊道:“如今春播剛結束,如此一來豈不是讓狄夷的馬蹄踐踏田中的秧苗?”

 
“王郎中,瞧您說的,無論是遼東還是西北,都是這光景,只要別讓胡虜劫走了人畜,損失點青苗算什麼?大不了再補種!”

 
任良的強勢,讓朱鳳有點招架不住。

 
張永走過去,到任良旁邊,任良略帶不解,隨後張永拿出一封信,當著眾人的面遞給他。

 
任良想打開,卻發現每個人都在看自己,他只是大致一看,見是韋彬寫給自己的信函之後,他趕緊收起輕慢,把信先揣到懷裡。

 
朱鳳道:“我是領諭旨辦事的。”

 
“諭旨為大,聖意為先。”任良一改先前的態度,“安邊伯您就吩咐,到底如何設伏,您說了算!”

 
朱鳳拿出一份寧遠周邊的地形草圖,是張周交給他的,上面詳細描繪了各處應該駐防人馬的數量,還有應該如何把朵顏三衛寇邊的人馬逐漸逼入死衚衕。

 
“……在這裡這裡,安排人手……”

 
朱鳳越說,腦袋上的汗珠越大。

 
一些有經驗的邊將看到這一幕,都在竊笑。

 
什麼安邊伯,不過是個年輕的毛頭小子,就這樣還來當巡鎮的總兵官?

 
錢英聽朱鳳說了半天,不由問道:“敢問一句,這是何人的佈置?”

 
錢英作為都指揮使,遇到戰事應該以他為總兵官才對,而現在他連個副總兵都不是,充當參將去給朱鳳、陳銳和張延齡打下手,他豈能甘心?

 
對於眼前這些安排,聽起來就很奇葩,他當然想求證一下。

 
張永用陰陽怪氣的語調道:“錢指揮使,這是你該問的嗎?”

 
錢英是不太怕朱鳳,但卻很忌憚張永。

 
怎麼說張永也是皇帝派來的,而且他們早就打聽過,這是皇后身邊的近臣,還有協助王威寧大捷的功勞,那地位能一般?

 
至於朱鳳……

 
“張公公教訓得是。”錢英趕緊抱拳行禮認錯。

 
張永道:“安邊伯說什麼,伱們聽著便是。拿陛下御賜的寶劍來。”

 
說著,馬上有人將一把劍送到張永這邊,張永指了指朱鳳,意思是給他。

 
朱鳳隨即將寶劍提在手上,還有點不適應。

 
“陛下說了,此戰事關到遼東未來幾年,甚至是十幾年的安定,若是誰敢抗命,這裡有一個算一個,包括咱家在內,先斬後奏!”張永替朱鳳威脅在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