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 作品

第九百一十一章 來者何人

    這些年一直就住在避暑行宮裡邊的羅真意,此刻坐在桌旁,託著腮幫,手邊就是一方古硯臺,也是件咫尺物。

    這方夔龍紋蟲蛀硯臺上邊,刻有鑑藏印:雲垂水立,文字緣深。

    徐凝和常太清在避暑行宮別處一起喝酒。

    兩位好友,什麼都聊,但是都有意無意繞過了那個年輕隱官。

    當年一個都不是劍修的外鄉人,為何能夠坐穩位置?

    只說一事,就讓徐凝至今每每想起,就心情複雜。

    昔年劍氣長城的所有劍修,甚至是大小街巷所有不是劍修的人,只要避暑行宮有檔案記錄的,那個年輕隱官都記得一清二楚。

    如果只是記住個名字、大致履歷,根本不算什麼,問題在於那個隱官大人,在將所有人串聯成線,就只為了尋找出有可能是蠻荒暗棋的人物。

    齊狩此刻不在飛昇城,而是在站在拖月城的城頭上,雙手負後,眺望天幕,一天星斗。

    在他看來,一些個修行路上無憂無慮的譜牒仙師,如果下山紅塵歷練次數不多的話,可能空有百歲高齡,就真的只是個修道胚子了,要說心智,尤其是人情世故,估計都比不過許多山下的弱冠男子。

    所幸飛昇城的年輕劍修們,正在用一種極快速度成長起來。

    人人銳意進取,致力於開疆拓土。

    劍修們在鋒芒畢露的同時,不斷犯錯糾錯,所幸這裡是一座嶄新天下,無論是地方與時間,都容許飛昇城劍修犯錯。

    加上鄧涼這個來自浩然天下的飛昇城首席供奉,起到了一個極好的橋樑作用。

    如今已經開闢出八座山頭,又建造了四座城池,以飛昇城作為中心,圈畫出一個方圓千里的山水地界。

    此外還有距離飛昇城極其遙遠的四處飛地,已經站穩腳跟,那些駐守劍修,已經足足兩年沒有與外鄉人遞劍了。

    齊狩突然拍了拍嶄新城牆,眯眼笑道:“總算都是新的了。”

    太象街的陳家府邸。

    一個名為陳緝的少年,閒來無事,在書房翻看一本文人筆記,是遠遊劍修從桐葉洲遺民那邊低價買來的。

    屋內默默站著一位貼身侍女,不過她從當年的元嬰境,前不久躋身了玉璞境。

    於是一直停滯在元嬰境的陳緝,就收了個玉璞境劍修,作為自己這一世的大弟子。

    賜姓陳,名晦。

    晦,每個月的最後一天。

    寓意她能夠大道高遠,真正做到長生久視,故而可以一直留在飛昇城,成為某種關鍵時刻的後手。

    陳緝,或者說上一世的陳熙,在兵解轉世後,通過秘法補上了一魂一魄,既然魂魄有所變化,心性難免隨之變化,所以他不是特別著急成為飛昇城首任城主,只希望齊狩或者某人,能夠挑起擔子,

    至於寧姚就算了,她是肯定不會當什麼城主了。

    其實如今的飛昇城,不少劍修都會替老劍仙陳熙打抱不平,如果不是斬殺一頭飛昇境大妖后,陳熙身陷重圍,被兩頭舊王座大妖領著一大幫蠻荒修士死死困住,最終在又斬殺了一頭玉璞境劍修後,不得不兵解離世,那麼陳熙,就可以成為劍氣長城歷史上首個刻字兩個的劍修。

    陳緝當然無所謂這種事情。

    飛昇城外的八座藩屬山頭之一,紫府山。

    鄧涼站在一塊古老石碑之前,看著那兩行古老篆文,“六洞丹霞玄書,三清紫府綠章”。

    從袖中摸出一隻玉匣,很快就會將其徹底煉化,不出意外的話,就可以摸到玉璞境的瓶頸門檻了。

    這就是玄之又玄的道緣。

    好像這座山頭,已經默默等待鄧涼萬年了。

    故而這些年鄧涼就在此結茅修行。

    某個名為“不得”的心儀女子,既然求不得,也就不求了。

    鄧涼是在嘉春七年進入的五彩天下,擔任了飛昇城的首席供奉。

    那會兒,齊狩也剛好躋身玉璞境,不過高野侯還是元嬰境。

    鄧涼轉身離開,在紫府山中散步。

    第五座天下實在太大,進入這座嶄新天下的人,又太少。就像一座巨大湖泊,被丟入幾簍魚而已。

    走到一棵樹下,蹲下地上,撿起一片落葉。

    落葉他鄉樹。

    思念如滿地落葉,看上去片片都一樣,其實都不一樣。

    那位代掌櫃說得好,單相思,就像一場上吊,自縊的繩子,就是思念,頭頂那根橫樑,就是那個求而不得的心上人。

    所有不曾遂願的單相思,都是個陰魂不散的吊死鬼。

    不嚇人,不害人,只惱人,只愁人。

    高野侯如今也已經是玉璞境劍修,泉府將昔年劍氣長城的劍坊衣坊丹坊兼併,高野侯就成了飛昇城當之無愧的財神爺。

    不過高野侯不太插手具體事務,泉府一脈修士,如今真正管錢管事的,多是當年從晏家和納蘭家族中挑選出來的年輕人,其中劍修數量不多,資質一般,不然也不至於來泉府打算盤,約莫是化悲憤為力量,比起一般泉府成員,要更加一門心思鋪在賬本上。

    泉府之內,燈火通明,高野侯坐在自己賬房裡邊,有些想念自己的那個妹妹了,不知道在那北俱蘆洲的浮萍劍湖,她修行是否順遂,有無找到心儀的如意郎君。

    只是一想到飛昇城就要籌建書院一事,高野侯就有些煩心,根本不是錢的問題,所以才麻煩。

    夜幕中,最南邊的一座藩屬城池,來了兩個外鄉修士,一個青衫長褂布鞋的中年男子,一個黃帽青衫綠竹杖的年輕人。

    城門口有個攤子,如今的五彩天下,也沒什麼關牒可言,不過按照飛昇城訂立的規矩,一律訪客,都得在這邊老老實實落座,寫清楚自己的來歷,名字道號,家鄉籍貫,師承山頭,越詳細越好,反正不得少於三百字,多多益善,就算寫上個把時辰,也算本事,字數多了,還能喝上一壺早就備好的酒水,像那北邊的避暑城,就是一壺啞巴湖酒,在這兒,就是晏家釀造的酒水了。

    攤子後面,一條長凳,坐著兩位年輕劍修,一男一女,境界都不高,其中一個甚至都不是中五境修士。

    “來者何人?”

    “聽不懂。”

    男子便比劃了一下南北方向,大致意思是詢問從哪兒來的。

    若是北邊來的,家鄉就是扶搖洲,不然就是那個名聲爛大街的桐葉洲。

    那個青衫客用一洲雅言說道:“桐葉洲修士,竇乂。隨從陌生。”

    男子忍著心中不適,用蹩腳的桐葉洲雅言問道:“知不知道這裡的規矩?”

    “剛來,不知道。”

    男子拿起一張紙,翻轉過來,在桌上一抹向前,“照著上邊的條目,一一寫清楚就是了。”

    一聽說對方是桐葉洲修士,臉色就不太好,只是好歹沒怎麼惡言相向,如果不是職責所在,換成別的地方,正眼都不瞧一下。

    於是那個自稱竇乂的男子,便坐在長條凳上,與兩位劍修隔桌對坐,開始提筆書寫。

    年輕男子不動聲色,只是以心聲與身邊女子問道:“這個字,讀乂?”

    女子無奈道:“不曉得,也是第一次見著。”

    男子忍不住以心聲罵一句,“狗日的讀書人。不愧是桐葉洲那邊來的王八蛋。”

    女子輕輕點頭,深以為然。

    不曾想那個青衫客越寫越起勁,要了一張紙又要一張,還沒完了。

    對方每寫完一張,年輕劍修就伸手拿過一張,他孃的好些個生僻字,認得老子,老子不認得它們,文縐縐酸溜溜的,你當自己是咱們那位二掌櫃呢。

    那位女子劍修倒是看得津津有味,嗯,寫得頗有幾分文采呢。

    再打量起那位青衫男子,算不得俊俏,模樣周正吧,就是多看了幾眼,便愈發順眼幾分。

    實在是見那個青衫客寫得太敬業了,看架勢,還能多寫幾張紙,因為方才最後一頁紙,才堪堪寫到這傢伙如何在科場屢戰屢敗又如何屢敗屢戰,終於得以金榜題名呢,其實早就超出三百字了,男人便忍不住問道:“喝不喝得酒?要是能喝,就歇一會兒,慢慢寫就是了,酒水不收錢。”

    那人一邊提筆寫字,一邊抬頭笑道:“我酒量不行。”

    “那就算了?”

    “喝,怎麼不喝,反正又不收錢。”

    女子聞言嫣然一笑,幫忙倒了一碗酒。

    青衫男子放下手中毛筆,輕輕擰轉手腕,轉頭邀請道:“小陌,坐下一起喝。你那份履歷,還得稍等等,今夜文思如泉湧,擋都擋不住。”

    那位名字古怪的年輕隨從,便坐在長凳一端,正襟危坐,接過酒碗,再與那女子劍修微笑點頭致謝。

    抬碗抿了一口酒水,青衫男子突然眯眼笑問道:“就不奇怪,我為什麼突然聽得懂你們飛昇城的官話了?”

    女子笑道:“不奇怪啊,反正已經飛劍傳信城內了。”

    原來是那男子劍修問對方喝不喝酒時,故意改用了飛昇城官話,而那個青衫客,也真就傻了吧唧上鉤了。

    陳平安點點頭,刑官一脈的劍修,很不錯啊。

    齊狩老兄可以啊。

    都是做過買賣的過命好兄弟了,想必一定很想念自己吧。

    陳平安背後突然響起一個清冷嗓音,“酒好喝嗎?”

    大概意思,其實是想問他這麼鬧,好玩嗎?

    你是不是要把四座藩屬城池和八個山頭都逛遍,才會去飛昇城?

    那你怎麼不乾脆去玄都觀和歲除宮坐一坐?反正你朋友多。

    然後到了飛昇城,先在自家酒鋪坐一坐,避暑行宮慢悠悠逛一逛,躲寒行宮再看一看?

    小陌已經站起身,橫移幾步。

    桌對面那兩位劍修,面面相覷,然後趕緊起身。

    寧姚怎麼來了?!

    然後兩位劍修就看到那個青衫客一個抬腳轉身再起身,笑著朝寧姚伸出手。

    寧姚一挑眉頭,什麼意思?

    陳平安微笑道:“收心。”

    寧姚瞪眼道:“毛病!”

    那倆劍修,還有一撥御劍而至的城池駐守劍修,都有點傻眼,這傢伙是不是喝多了某個酒鋪的酒水,把腦子喝傻了,敢這麼跟寧姚說話?退一萬步說,就算寧姚不砍死你,要是被那個二掌櫃知道了,嘖嘖。

    陳平安輕輕一抖袖子,撤掉障眼法,恢復真實面容,抱拳笑道:“諸位,好久不見。”

    那撥遠遠御劍懸空的劍修,立即飄落在地,人人抱拳沉聲道:“見過隱官!”

    也不管什麼寧姚是不是暫領隱官了,反正他們倆是一家人。

    再說了,不管對那個年輕隱官觀感如何,是好是壞,但是在擔任劍氣長城的末代隱官這件事上,誰都得認。

    一座城池,瞬間劍光四起,與此同時,燈火依次亮起,無比喧鬧,一時間鬧哄哄的,亂糟糟的聲響此起彼伏。

    “隱官回了!”“真的假的?”“騙你我就是酒託。”

    “狗日的二掌櫃,坐莊捎上我啊。”“二掌櫃,飛昇城裡邊有人賣假酒,你這都不管管?我可以幫忙帶路。”

    “我早就說了,隱官舍不得咱們這兒的酒水,浩然天下有什麼好的,來了就別走了啊。”

    也許在飛昇城的劍修心中,劍氣長城的隱官,早已不是蕭愻,甚至不是寧姚,可能從來都只是那個獨自站在城頭,那個與整座飛昇城揮手作別的不人不鬼的年輕人,那個叫陳平安的傢伙,既是外鄉人,也是家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