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 作品

第七百零六章 十四境

    至於是流白不是真心喜歡,半點不重要,這恰恰才是最棘手的癥結所在。

    畢竟世間不喜歡,無非是個無所謂了,世間之喜歡卻有千百種,緣由更有百千個。

    龍君突然以劍氣隔絕出一座不易察覺的小天地,問道:“你到底看到了什麼?”

    離真反問道:“你到底在說什麼?”

    龍君沉聲道:“你的那把本命飛劍,名為‘光陰’。”

    離真笑道:“是又如何?你難道不是比誰都清楚,我算是天底下最無事可做的劍修,最少也該是之一?就我這點境界,能看到什麼,又能做什麼?”

    離真自顧自搖頭,自嘲道:“我什麼都沒有看到,什麼都沒有做啊。”

    離真之所以死活不願成為觀照,其根源便在於那把好似一座天地大牢籠的本命飛劍。

    當年甲申帳多位年輕劍修,圍殺陳平安一人,事後竹篋察覺到離真的萎靡心境,當面勸說離真,如果以他當下心境,未來百年,興許成就還不如流白。竹篋還詢問一心想要“遠離觀照得真我”離真,這輩子到底能否不問觀照、離真,只為劍修身份,真正遞出一劍。而當時離真的回答十分古怪,反過來詢問竹篋有無走過光陰長河,並且離真最終給出了“河床”和“命運”兩個說法。

    老大劍仙陳清都,曾經見到一位“故友”之後,也曾有一番感慨,若是他在光陰長河當中,逆流而上一萬年,重返戰場,足可問劍任何一位“前輩”。

    離真望向對面,喃喃道:“很羨慕你啊。”

    而那個被離真羨慕的年輕隱官,腰間懸佩斬勘,正在城頭上緩緩出拳。

    一如當年,獨自出拳而走,那時候,劍氣長城的城頭上猶有大小兩座茅屋,老劍仙還在,連贏自己三場的曹慈也在。

    相對於紛雜念頭時刻急轉不定的陳平安而言,光陰長河流逝實在太慢太慢,如此出拳便更慢,每次出拳,好似往返于山巔山腳一趟,挖一捧土,最終搬山。

    在對面那半座劍氣長城之上,蠻荒天下每斬殺一位人族大修士,就會在城頭上篆刻下一個大字,而且甲子帳似乎改了主意,無需斬殺一位飛昇境,哪怕是仙人境,或是某位大宗之主,便可刻字,既刻大妖化名,也刻它們斬殺之人。

    由於大妖刻字的動靜太大,尤其是牽扯到天地氣運的流轉,哪怕隔著一座山水大陣,坐擁半座劍氣長城的陳平安,還是能夠依稀察覺到那邊的異樣,偶爾出拳或是出刀破開大陣,更不是陳平安的什麼無聊舉動。

    苦夏劍仙的師伯,中土神洲十人之一的周神芝。

    扶搖洲一位飛昇境。此外還有桐葉洲太平山老天君,太平山山主。扶乩宗宗主嵇海。三位書院聖人,其中就有君子鍾魁的先生,大伏書院山主……

    都已戰死。

    所幸沒有南婆娑洲陳淳安,師兄左右。

    桐葉洲玉圭宗荀淵,姜尚真也都無事。

    通過這些,陳平安就能夠大致判斷出妖族在浩然天下的推進速度。

    原本毫無意義,只會徒增煩惱。

    但是有了那本山水遊記之後,當陳平安將所有文字一一煉化,得到了那封來自大驪國師的密信,就變得至關重要了。

    然後陳平安心底就生出一個感覺,這個崔瀺,但凡腦子沒病,就想不出這樣的法子來送信。

    崔瀺真正厲害之處,甚至不在於賭他陳平安能夠拼湊出這封密信,而是篤定那頭通天老狐,自號老書蟲的周密,會在自己之後,獲悉這封密信!尤其可怕的是在那崔瀺看來,好像周密知不知道此事,都不會改變崔瀺心中的那個既定大局。若是周密毫無察覺,當然最好,可哪怕周密當真學究天人,獲悉了此事,也無礙大局。

    不過這裡邊還藏著幾個大大小小的意思,讓陳平安後悔自己腦子跟那崔瀺一樣有病,竟然誤打誤撞拆解出了這封密信。

    知道還不如不知道。

    桐葉洲大伏書院舊址,一位青衫儒士模樣的王座大妖,心思微動,便立即讓人去拿來一部山水遊記,煉化了那本山水遊記所有文字,略作思量,他先後中煉了崔、巉、瀺、十、一在內的五字,又分別試過了所有組合,最終在心湖當中,周密也得到了那封只有八個字的密信,“時機適宜,山水顛倒。”

    周密啞然失笑,以心聲稱呼崔瀺,然後伸出一手,“有請崔國師,閒聊幾句。”

    對方本就是陽謀,賭寶瓶洲最後是否能夠決定天下大勢的走向。

    寶瓶洲守得住,所謂的山水顛倒才有意義,畢竟留在蠻荒天下的那僅剩半座劍氣長城,依舊屬於浩然天下的版圖。若是守不住,崔瀺撐死了只是以命換命,至多救下一個年輕人,而且還得看對方願不願意離開劍氣長城,與他崔瀺更換位置。最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周密敢斷言,陳平安一旦真的求助於寶瓶洲失守的崔瀺,極有可能會大失所望,被崔瀺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那就真是一場極有意思的問心局了。

    崔瀺身形緩緩凝聚在周密眼前。

    周密問道:“所謂‘時機適宜’,是寶瓶洲成功阻滯蠻荒天下大軍北上,最終兩座天下僵持不下之際?”

    只是法相降臨桐葉洲大伏書院的老儒士微笑點頭。

    正是大驪國師崔瀺。

    如果周密不是身在書院遺址,崔瀺自然不會現身。

    周密又問道:“崔國師就如此篤定陳平安已經率先得到密信,再篤定寶瓶洲一定守得住,還要篤定陳平安撐得到那一天?特別是需要篤定陳平安熬得住性命之憂,不至於早早與你更換位置,不會害得你前功盡廢?”

    崔瀺說道:“文聖一脈的關門弟子,這點腦子和擔當還是有的。”

    周密笑問道:“崔國師,我最後只有一個問題了,你如何確定那半座劍氣長城,撐得到你所說的適宜時機?就不擔心我騰出手來,親自針對他?”

    崔瀺淡然道:“你我之間,爭的是不止兩座天下的大勢。你要是這點氣魄都沒有,沒資格談什麼重整儒家道統,收攏文脈,立教稱祖。”

    周密沉默片刻,搖頭嘆息道:“崔瀺,原來你是要用一個陳平安的性命,加上半座劍氣長城,作為誘餌,換來禮聖……不對,是亞聖與我的換命?”

    崔瀺微笑道:“也可能是至聖先師親自出手嘛。”

    周密笑道:“求之不得。”

    崔瀺說道:“趕緊讓那託月山大祖打破天幕窟窿,我倒要看看那些被禮聖阻滯的遠古神靈,能夠在我寶瓶洲折騰出些什麼。”

    周密點頭道:“如你所願。”

    然後兩人幾乎同時望向扶搖洲方向,周密笑道:“惹他做什麼。”

    蠻荒天下十萬大山裡邊的那個老瞎子,早早表明了會袖手旁觀。

    東海觀道觀,那個臭牛鼻子,更多是選擇了置身事外,甚至攜道觀飛昇之前,還算小小幫了個忙。

    那個老和尚暫時還不確定身在何方,最大可能是已經到了寶瓶洲,可這仍然在託月山的預料之中。

    唯獨那位中土神洲被譽為人間最得意的讀書人,按照原先推算,去了第五座天下,就會留在那邊,並且會將那把劍歸還青冥天下的玄都觀。

    不該持劍返回浩然天下的。

    不曾想此人還是出劍了。

    十四境修士,讀書人白也,手持仙劍,現身於已算蠻荒天下版圖的西南扶搖洲,總計遞出三劍,一劍將對手打退出扶搖洲,一劍跨海,一劍落在倒懸山舊址附近,劍斬殺王座大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