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戲諸侯 作品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江湖寂寥一百年

    高君微微訝異,她還是點頭,選擇以心聲說道:“接下來的說話內容,我希望各位都能夠保密,不外洩一個字。除此之外,我還會佈下一道陣法,防止隔牆有耳,小心起見,再有請宮湖君,施展本命神通,起一場水霧,悄悄混淆島嶼周邊的水運和靈氣。”

    宮花點頭道:“不難,島嶼周邊的秋氣湖水域,本就夜間多大霧天氣。”

    高君從袖中摸出一隻古樸素雅的黃色木匣,以手指輕輕抹開一片小匣木板,陸續有一團團不同色彩的光亮懸空升起,先後一閃而逝,一出屋子便融入夜色,圍繞一座道觀內的落花院緩緩旋轉。

    “首先,我必須為那落魄山說句公道話,落魄山山主陳平安,此人並非術高而道薄者,確有其超然的個人魅力所在。”

    不得不承認,在高君眼中,那位與她再次重逢,已非當初少年容貌的青衫劍客,確有極具個人風格的獨到之處。

    “如果放在我們相對熟悉的江湖上,他完全可以被稱之為當之無愧的大宗師,武學武德兼備,極有宗師氣度和劍仙風采。”

    “他先前曾經不請自來,秘密進入我們湖山派,親自邀請我去落魄山做客。我跟隨陳平安到了那邊,也曾見識過他在自家山頭的一言一行,一山門風,道場氣象,都很符合我早年心目中一座仙府的形象。”

    之所以是“早年”,是因為那場遊歷天下過後,高君見過太多的神異古怪,覺得所謂仙府,定然是遠離人間仙氣縹緲的。

    真正的山河主人,可將日月作道場,山川在庭院,五嶽群山是那宅內風水石,證大道得不朽的練氣士一座長生橋下,流淌著江河湖瀆在內的萬千水脈。

    宋懷抱滿臉無奈道:“高姑娘,我的高大掌門,咱們這才剛開始聊正經的,你就開始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了?”

    趙鳳洲微笑道:“即便是一場君子之爭,也不妨礙雙方各展所長,一拼高下,甚至是生死相向。”

    先前原本氣勢最盛的玉牒上人,約莫是大略盤算過雙方實力了,手持那隻被高君以玄妙術法拼湊而成的瓷杯,老者此刻反而有幾分示弱的嫌疑,“若是他真能夠坐下來好好談,雙方倒是不必徹底撕破臉皮,鬧到不死不休的地步。”

    女子湖君扯了扯嘴角。

    老傢伙畢竟上了歲數,很不中用。先前的硬氣呢,這就軟了?

    高君說道:“我們這邊有一座狐國,是早年落魄山從外界遷徙而來,按照外界的說法,暫時屬於封山狀態,譜牒修士不可輕易外出,狐國之主名為沛湘,她是落魄山的譜牒修士之一。道行高深,亦是一位元嬰境神仙,雖說不擅廝殺,但是狐族的得道之士,往往神通特殊,極能蠱惑人心。此外除了隋右邊已經是一位陸地劍仙,南苑國種秋,他也成為了落魄山的譜牒成員,此外還有歷史上的那位魔教之主,盧白象。但是我在落魄山期間,未能親眼瞧見這兩位武學宗師。”

    對於沛湘,高君是再熟悉不過了,幾乎次次在那個姓朱的老廚子院內,她都能看到這位狐媚至極的狐國之主,美目盼兮,好像眼中都是那個“只是朱顏改的佝僂老人”。

    關於朱斂如今也在落魄山一事,高君有過猶豫,她最終還是不打算放在桌面上說。

    主要是有兩種擔心,一種擔心是眼前水君這般,一心為報私仇,聽到朱斂這個名字就紅了眼,全然不顧大局了。再就是擔心玉牒上人這種,一聽說有朱斂這種喜歡殺紅眼、動不動就要一人殺九人的武瘋子存在,而此人如今又在落魄山手握大權,那麼落魄山的行事風格就可想而知。今夜他們接下來的議事內容,估計就很難不外傳了,說不定一離開秋氣湖,這位山君就開始當牆頭草,主動聯繫狐國沛湘?

    宋懷抱笑道:“人心隔肚皮,口說無憑,我連自己都信不過,何況是在座諸位。所以除了高君,連同湖君宮花,還有我們五個當山神的,都需要與五嶽或是四嶽一湖,立下誓言,誰敢違反誓言,我就可以等著某人來幫忙驗證‘遭天譴’一事的真假和力道大小了。”

    趙巨然看了眼這尊西嶽山君,似乎對宋懷抱刮目相看一眼,率先點頭道:“如此可行。”

    天邊玉鉤斜,清宵細細長。

    女子湖君雖然一直聽著高君他們所商議的大事,可終究有些心不在焉,她稍稍抬頭,望向屋外的空空院落。

    百年空悠悠,可憐絲竹在,宮商角徽羽,皆是昔年聲。

    朱郎何在?

    如此教人牽腸掛肚。

    既然死了,為何不能重活?再死一次!

    將劉羨陽和顧璨送到了南苑國的大梁城,落魄山的老廚子就跟他們告辭離去,駕馭那條符舟去往一處江湖別業的舊址。

    憑著記憶,一通好找。佝僂老人收起符舟,雙手負後,站在深山野林間的一棟破敗宅子前,佔地不大,當年主人花了些精妙心思的討巧處,一一都被黃土荒草掩埋殆盡了。朱斂回望一眼來時路,收回視線,嘆了口氣,這一路走來,雜草叢生,視野所及,斷壁殘垣,朱斂腳邊是些隨手撿來而來的道上乾枯木柴,老廚子蹲下身,點燃一堆篝火。

    百年之後,山河依舊無恙,但是物是人非,昔年家鄉,成了故國故鄉。

    距離上次朱斂在家鄉這邊,他以真實容貌,青衫仗劍走江湖,其實已經是百年之前的陳年舊事了。

    南苑國京城一役,身負重傷的朱斂,依舊能夠氣定神閒走在戰場上,只是臨了覺得無甚意思,就湊巧看到了那個藏藏掖掖、滿頭汗水的青年武夫,年紀不大,武學成就不低,而且膽大心細,大概能算是那種敢想敢做、卻尚未形成氣候的一方梟雄?反正就是那種不死總會出頭的年輕人。

    老人與青年,天底下名氣最大的江湖前輩,與一個鋌而走險不惜賭命的晚輩,兩兩對視。

    別說朱斂還能行動無礙,只要這個武瘋子還站著,南苑國朝廷那數千精銳披甲武卒,就依然不敢主動往這邊湊近。

    當時的武瘋子其實已經上了歲數,但是面容卻並不顯老,絕無半點腐朽氣息和年邁蒼老形容。

    人間見此,自慚形穢。

    頭戴一頂瑩白色蓮花道冠的老人,笑眯眯看著那個躲了很久的高大青年,問了一句,怕什麼?

    老人這一路走來,閒庭信步,京城這條道上還有厚厚的積雪,腳踩其中,輕輕挪步,咯吱作響。

    青年回答說怕死。

    老人又問既然怕死,何必找死?

    青年回答說怕死,但是我更怕白活一場,死得籍籍無名。

    於是老人點點頭,笑眯眯說道,年輕人志向不小,很好,那我就給你一個暴得大名的機會,你如果接下來猜到我想要說的某句話,文字可以有所出入,意思對了就成,那我朱斂這顆還算不錯的項上頭顱,你就可以拿走。如果猜不到,我不介意順手擰下一顆無名小卒的腦袋,殺誰不是殺,何況還是個自尋死路的無名小卒。給你一炷香的功夫,過時不候。

    青年臉色慘白,滿頭大汗,想逃卻不敢逃,站在原地紋絲不動。

    朱斂搖搖頭,笑容玩味問道,讀過書,但是讀書不多?

    青年點點頭。

    朱斂疑惑問道,既然這麼想殺我,處心積慮藏好氣息,早早躲在這邊,為何連我的文集詩詞都不瞭解?知己知彼都不懂?

    青年老老實實回答道,晚輩對那些東西都不感興趣,只是想跟你學武,但是不敢找你,因為都說朱斂性格古怪,從不收徒,敢找你拜師的,就沒一個有好下場的,命就只有一條,我當然不敢賭。

    朱斂笑問一句,是魔教中人?先前我一拳打穿青仙心口的時候,就察覺到你這邊的呼吸不對勁了,她好像是你們魔教的二把手,是你的師父,還是師祖?

    青年點點頭,說青仙田靈娥是自己的師祖,她的徒弟,我的師父,是個既自私又膽小的廢物,不會也不敢教人,怕我學成了真本事,轉頭就做掉他,當然師父確實沒有想錯,我今天只要活下來,第一個要殺的就是他。

    老人恍然,喃喃自語,田靈娥,原來她叫這個名字啊,只記得綽號,總是記不住她的名字來著。

    雪越下越大,鵝毛大雪層層疊疊鋪在道路上,天地皆白。

    青年眼眶通紅,咬牙切齒說道,我猜不出那句話。

    狗日的朱斂,武瘋子,你讓我怎麼猜?!

    朱斂笑言一句,時辰已到。

    青年依舊站在原地。

    朱斂問道怎麼不跑?大富大貴險中求,一線生機都不求?

    青年沉聲道跑個卵,你殺人,我跑得掉?

    說到這裡,心存死志的青年就想要留下一句臨終遺言,想要告訴這個大開殺戒的武瘋子,自己叫什麼名字。

    不曾想雙手負後的老人,不知道是不是受傷太重,還是意態蕭索,這一刻顯得有些身形佝僂了,老人只是抬了抬下巴,所指的那個方向,有一把被朱斂雙指擰斷刀尖的所謂神兵利器,刀是好刀,在江湖上極負盛名,割雪。

    只是這把斷刀與那個死人,大概都被大雪掩埋了。

    老人笑道,年輕人就別愣著了,你師祖的那把刀還湊合,能用,去撿起來,只要不跑,再最後賭一次命,要麼被我宰掉,要麼就可以幫她報仇雪恨,替自己揚名立萬。

    頭上和雙肩都鋪了一層積雪的青年,說自己並沒有猜中答案。

    言下之意,你朱斂肯定會殺人,但你只是隨便找個樂子,我卻不想死得像個玩笑,要殺就殺,別戲弄我。

    朱斂就是朱斂,哪怕受傷極重,但是站在空曠的街道上,只是憑藉一身氣息,身上和腳邊,都無積雪。

    老人抬頭望向大雪紛飛的天幕,笑了笑,答案何須開口說,你其實已經給出正確答案了,算你小子命好。

    青年大問道,朱斂!你就不問問我的名字?!

    老人笑著反問一句,狗崽子,你配嗎?

    憤恨至極的青年武夫,一個箭步飛奔,身形矯健,腳尖一踩積雪,震盪四散,青年數次蜻蜓點水,身形長掠,很快就找到那大雪藏屍和埋刀處,作為江湖用刀第一人師祖青仙,她死了依舊握刀,青年一腳重重踩下,直接踩斷師祖的胳膊,再腳尖一挑,斷刀連胳膊一併彈起,青年將那條胳膊拔掉,再將舊主人的那五根手指悉數碾碎,由自己單手持刀,再原路返回,一路狂奔,朝那個背影衝去,視線模糊的青年,就要手起刀落!

    而那個武瘋子果然信守承諾,從頭到尾,只是雙手負後,站在原地,擺明了是要任由青年手持割雪,斬落自己頭顱。

    老人看著漫天大雪,臉上滿是戲謔神色,意味深長道:“天道到來哪可說,無名人殺有名人。”

    那年南苑國京城,戰場廢墟中,有個年輕武夫,高高舉起手中的一顆頭顱,青年滿臉猙獰朗聲道:“殺朱斂者,魔教丁嬰!”

    今夜,朱斂坐在篝火旁,從袖中摸出騎龍巷別家鋪子那邊買來的兩隻桶餅,疊在一起,開始細嚼慢嚥。

    小鎮那邊,騎龍巷壓歲鋪子的糕點,此外還有黃二孃的酒鋪,毛大娘家的包子鋪,曾經都是出了名的價廉物美,如今價格飛漲,畢竟當地百姓都沒剩下幾個,反正坑的都是外鄉人,來來往往,不是山上神仙,就是家底殷實的文人騷客和錢包鼓鼓的權貴子弟,估計價格低了,他們反而不樂意。

    改朝換代之後的大部分松籟國,和一小部分的北晉國,其實就曾是朱斂的故國故鄉所在。

    故鄉是一份答卷,離鄉越遠越扣分。每一場思念,都是一次落筆答卷。趕考的舉子,作為主考官的故鄉,只能是越來越失望。

    朱斂嘆了口氣,可惜這趟出門沒有帶酒。

    就在此時,一襲衣袂飄搖的彩裙好像從一輪明月中來,從天而降,女子腳上的繡鞋並不落地,懸空而立。

    清瘦卻冷豔。

    她厲色道:“你難道不知道這裡是山神廟的禁地嗎?”

    老人縮了縮脖子,沒有轉頭,嗓音沙啞道:“偶然路過,無從知曉。”

    她懸在空中,這位姿容絕美的山神娘娘,身後有一圈熠熠生輝的寶光月暈,兩條極長的彩色綢緞隨風飄搖。

    她冷聲提醒道:“念在你是初犯,我可以既往不咎,速速離開此地,下不為例。”

    老人啃著梅乾菜桶餅,轉過頭問道:“這處雲下別業,早就沒主人了,怎麼就成了你家地盤了?”

    她眼神冰冷,滿臉怒氣道:“你到底是誰,怎麼會知道此地叫雲下別業?!”

    老人哀嘆一聲,含糊不清道:“漂亮女子說的話總是信不得的,說好了化成灰都認得的人,如今就在眼前,偏是對面不相識?”

    她驀然神采煥發,雙腳踩地,小心翼翼,顫聲道:“你是……”

    只是說出兩個字,她便泫然欲泣,好像已經用掉了全部的精氣神,再無力支撐後邊的言語,她深呼吸一口氣,轉過頭,片刻後她再轉過頭,望向那個老人,她心存僥倖,換了一個說法,她儘量讓自己的嗓音更高,語氣更淡然,“還記得我是誰嗎,我叫什麼名字?”

    朱斂吃完桶餅,拍了拍手掌,微笑道:“我從不騙人,尤其對待女子。所以對不住,這位姑娘的名字,真就不記得了。”

    她神色複雜,似哭似笑,“果然是你,朱斂,果然是你,朱南華。”

    是了,這種狼心狗肺的話,唯有他說得出來,也只有他說出口了,才如情話一般,既剮人的心,又掛人的心。

    昔年有多少出彩的女子,不信邪,聽聞此人事蹟,只覺得荒誕不經,都是些花痴麼,怎麼可能只是見過此人就跟中了邪似的。

    結果就是譏笑過她們的後來的她們,幾乎沒有例外,都成了被青絲作繩子的懸樑吊死鬼一般,人生就此空落落,陰惻惻。

    她看了眼廢墟遺址,原封不動,這位佔據周邊山水的山神娘娘,她從來沒有想過要重建這座“雲下別業”,因為不捨得。

    如今雖然破敗,可它還是它,如果自己憑藉模糊記憶,在原址營造重建,怕它就再不是它了,永遠不是它了,只會滿眼憎厭。

    記得曾有幾樹桃花傍溪澗,每年花開花落,一座小涼亭掩映其中,亭下溪澗春水漲升復低淺。

    故人至此重遊,往事不敢細尋思。

    曾經的舊主人,偶爾至此散心休歇,白衣公子焚香,命女子卷其一張竹簾,滿室鬱然,面對著門外桃花。

    她猶不死心,問道:“真不記得我是誰了?”

    面容變了,眼神變了,氣態變了,都變了。

    但是不知為何,她認定他就是他,真的是當年那個薄情寡義的負心郎。

    朱斂笑著點頭,伸手烤火取暖,“騙你作甚,哪個傻子喜歡討罵捱打,確實是不記得了。”

    她怔怔出神。

    就像那座秋氣湖的中央,湖心島嶼上建造起一座道觀。

    外界不知湖君宮花的用意,這位山神娘娘,與好些昔年江湖上的女俠、豪閥世族的女子,如今的各路淫祠神靈、山間鬼物,她們卻都是一清二楚。

    湖心即心中,山頭即眉頭。

    山中道觀猶有一座落花院,便是那個如今化名“宮花”的女子,心心念念著,她在此落花院中等人,落花時節又逢君。

    真是可恨,可恨至極!

    她收起思緒,幾乎咬碎銀牙,瞪圓一雙秋水長眸,連說幾個好字,滿臉戾氣道:“討罵捱打?想得倒是輕巧……去死!”

    你朱斂既然還敢活過來,還有臉重走江湖,人人得而誅之,殺了你才算大快人心,才可以解我心中恨意些許!

    一條綵帶快若箭矢,先是直奔那佝僂老人的肩頭,見他甚至懶得躲避,當真以為她不敢痛下殺手嗎?一時間愈發羞惱憤恨的山神娘娘便改換綵帶軌跡,重重砸在老人的腦袋上,砰然一聲,老人當場橫飛出去,摔在一堵斷牆上邊,霎時間塵土飛揚。

    滿身泥土的老人坐在牆根那邊,伸手撣去塵土,笑著緩緩起身,抖了抖肩頭,滿身土屑飄散,輕聲問道:“是不是兩清了?”

    她看著那個陌生的年邁老人,腳上穿著一雙土氣的布鞋。

    她百感交集,一時間悲從中來,掩面而泣。

    嗚嗚咽咽的細碎哭聲,從她的白皙指縫間滲出,隨風飄散,宛如哭墳時燃燒為灰燼的雪白紙錢。

    朱郎,你怎麼變成這樣了。

    昔年貴公子,人間謫仙人。

    朱斂,字南華,自號長樂,別號點檢郎,別署江湖舊主。

    世代簪纓出身,文韜武略兼備,琴棋書畫,金石鑑賞,無所不精。家族擁有一座名動天下的藏書樓,是京城最高建築,只因為長孫身份的稚童一時興起,當時擔任一國宰相、且在世時就擁有太師頭銜的老人,就當真將其改名為一了百了樓,而且稚童寫榜書,再將匾額高高掛起。後來在書樓頂層,開闢書齋名“秋眸”,當年不知道多少豪閥女子,大族婦人,每當高樓處起光亮,就要遙遙望去。

    曾經的年少神童,天授一般的才學,後來的翩翩佳公子,再到後來朝廷棟樑和一國砥柱,以文臣身份領兵,挽大廈於既倒,當他每次從官衙返家,或是從邊疆沙場返回,便常有侍女提著燈籠在藏書樓漸次登高,最終只有一襲白衣,獨自憑欄而立。

    他看著天下,她們看著他。

    此人在京郊,設“餘愚園”,一年四季皆有花開,各色珍貴花卉俱是名本,傳聞園內僅是花農便有數百人之多,搜刮各國名石,凡有古人雅士銘文之石,不惜一擲千金都要購買而來,主人卻是暴殄天物,只將它們全部堆砌成一座假山,但是每年重陽節,巨園對所有人開放,不論身份貴賤,每人只需攜一枝茱萸,便可以入園,在那座假山拾級而上,登高飲酒。據說每次重陽過後,酒宴散去,遺落在假山上邊的香囊和繡鞋不計其數。

    他還曾親手營造出一座“再無劍館”,別稱“陸地珊瑚殿”,此人喜好收集天下名劍,藏於此地,曾經被他懸佩過的長劍,在江湖上現世且有據可查的,傳聞有五把。

    可惜南苑國京城一役,朱斂身死。

    風流不見朱南華,寂寥江湖一百年。

    女子再不是什麼山神娘娘,委屈極了的她,蹲在地上大哭起來。

    不知何時,穿著布鞋的朱斂已經蹲在她身邊,動作輕柔,摸了摸她的腦袋,微笑道:“謝洮,你還是這麼愛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