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大越國的進攻

  高泰運說的其實也是有依據的,在五十年前宋越熙寧戰爭中,當時大越國大舉入侵大宋三個州,燒殺搶掠,血洗城池,殺了數十萬大宋邊民。

  當時戰火就是燒到了大理國,大理的邊界遭受兵亂之災,也有不少邊民被殺,村鎮被焚燒。

  而大理國當時根本想不到戰火會燒到大理國來,迅速調兵將亂兵驅逐出了邊境,但損失已經造成了,哭都沒地方哭去。

  有了前車之鑑,使得高泰運的這番說辭很有說服力,段和譽當然只能點頭稱是。

  畢竟出了這麼大事,如何抉擇他還真沒主意,在沒有得到大宋明確指示前,他還是隨波逐流為好,反正這也是大宋對他的要求。

  段和譽點頭答應。

  當下,高泰運沒有發兵攻打三十七蠻部老巢,而是將大理的軍隊主力都調到了東南與大越和大宋接壤的區域,以防戰火蔓延。

  事實上,這次戰鬥跟五十年前的熙寧戰爭不一樣,那一次是靠近大理邊境爆發的。

  而這次其實遠離了大理國的邊境,是在大越和宋朝的邊界靠近海域的地方,也就是北部灣處,距離大理還遠,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高泰運找這個藉口罷了。

  就在大理國即將出兵又緊急剎車,坐山觀虎鬥的時候,大宋和大越國在南部邊陲小鎮展開了激戰。

  大越國這一次是孤注一擲。

  出去的張伯玉遲遲沒有回來,而大理國三十七蠻部不知道怎麼的就突然發動了對大宋西南夷的進攻。

  他並不知道三十七蠻部是因為得到了金國的國書,約定他們在這個時候出兵的。

  而大越國的使臣張伯玉被大宋抓獲,金國給大宋的密信也就被大宋截留,並沒有送到大越國來。

  所以,他們沒有像三十七蠻部那樣知道金國的進攻時間。

  這是皇帝趙桓故意而為,就是想讓大越國慢半拍,以便他能解決和尚原前期的戰鬥,再掉過頭來對付大越國。

  果然,在和尚原之戰前期戰鬥中,吳玠率領川陝戰區將士在和尚原擊潰金軍,殲敵兩萬,大獲全勝。

  而距離和尚原第二次戰鬥還有五個月,趙桓完全可以利用這個時機在南邊打一個時間差,解決掉大越國這個心腹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