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緊盯價格波動

  當初真宗皇帝發行交子,就是大致按照金屬錢幣準備金和紙幣一比四的比例發行的。

  當時在川蜀發行的紙幣總量是一百二十五萬貫。擴大到全國二十四路,需要的貨幣總量大致就是三千萬貫。

  你覺得這個數值怎麼樣?”

  李若水一時有些發懵,乾笑說道:“臣不懂錢幣性質,所以也不知道合不合適?

  但既然川蜀已經實行了那麼多年,應該是比較合理的吧。”

  趙開搖頭說道:“不合理。”

  “為什麼?”

  “因為川蜀在發行交子的同時,並沒有禁止鐵錢銅錢的使用,包括金銀的使用,而事實上在川蜀做大額交易的時候,依舊實行金銀,也有大量的鐵錢和銅錢在直接使用交易,而不使用交子。

  所以交子只是佔據了市場交易的一部分,並沒有完全取代作為主流貨幣,當時只是對市場做了一個補充,市場上真正流行的貨幣量其實遠遠大於這個數字。

  朕舉一個例子就能證明,咱們算出的三千萬貫這個數字實際上遠遠少於市場上需要流通的貨幣量。”

  “怎麼換算?”

  “我們每年的財政收入。朕問過戶部,咱們大宋一年的財政收入大概是六千萬貫。

  而六千萬貫已經是先前我們估計的三千萬貫的兩倍了,而財政收入只是貨幣以納稅表現出來的數量,大量的交易流通貨幣並不在其中。

  因此六千萬貫跟市場上流通的銅錢相比絕對少了很多,遠遠不能滿足市場流通需要的。”

  李若水頓時把臉陰了下來,說道:“官家,臣以為,發行六千萬貫紙幣都很可能會失控,如果官家還要增加,萬萬不可,臣冒死也不敢坐視陛下如此禍國殃民。”

  說著李若水起身撩衣袍跪在地上咚咚磕頭,擺出了一副死諫的架勢。

  趙桓簡直哭笑不得,對方居然拿出禍國殃民來扣到自己頭上,自己跟他費心解釋半天,卻換來這樣一個評價。

  趙桓努力不生氣,說道:

  “在紙幣推行之後,朕就會下旨禁止金銀銅鐵等金屬貨幣的流通,市面上只能流通紙幣。

  當然,朕會給一個過渡期,比如十月一日。從那時起,金屬貨幣禁止使用,不許再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