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泡泡 作品

第一卷 第479章 大牢

“有四十多個?”徐鶴聽到這消息,頓時皺起了眉頭。

陳華點頭道:“還有不少是外地口音,為了他們,都說自己是做生意的,但又看不到貨!”

徐鶴點了點頭道:“我去看看!”

說完他讓秦烈、周弼去見張景賢,請他幫忙安排這三百來號人的駐紮問題。

說完,他就跟著陳華去了大牢。

第一次來縣衙大牢,徐鶴還真有些不習慣。

這種地方,空氣中全是黴爛的味道,這其中還夾雜著尿騷味,很是難聞。

獄頭見大老爺親自帶著海陵有名的徐公子突然來這鳥不拉屎的地方,慌忙丟下筷子,小意給眾人打著燈籠,頭前引路。

海陵縣的大牢可不是電視劇裡那種木柵修的。

其實地方官府關押犯人有兩個地方。

一種是關押輕罪犯人的地方,也就是流傳很廣的【班房】!

其實班房並不是專門扣押犯人的地方,而是衙門中三班衙役辦公的場所。

最初為了防止延誤審判,州縣衙門常將一些民事案件的當事人、輕罪犯人、以及干連的佐證投入班房候審,並且派遣差役看管,以便隨傳隨到。

班房裡,不管是證人還是“犯人”,都鬧哄哄地擠在一塊,睡覺、拉屎都在一起。

當然,班房也分等級,有錢人花錢可以進有床鋪的大間,在花些錢可以去掉鐵鏈,錢少可以少花,那就可以打地鋪,甚至清末時,要吃鴉片都可以,據說開一回燈五吊錢!就是不知把青樓女子帶進去可不可以。

總之,坐班房的由來就出自這裡,這裡是輕罪。

那麼重罪,比如徐鶴等人現在身處的縣衙大牢。

這裡暗無天日,每間房都只有小門進出,門上開個洞,平日裡關起,獄卒有事或者送飯才會打開那個小窗。

最重點看守的犯人在裡面都是戴著杻、鐐的,也就是後世的手銬、腳鐐,差不多。

這些人一旦出門,比如受審,那就要上三木了。

何為三木?所謂三木之下何求不得的【三木】,其實是首枷、足桎、手梏。

這玩意,戴上了就是個折磨,每一分每一秒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