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泡泡 作品

第393章 考前動員

 徐鶴見了也不生氣,轉頭跑了幾圈後又去僻靜的地方做了套廣播體操後,一如既往吃飯、讀書。

 眾人堅持了陣子,射圃中人漸漸少了很多。

 再過去六七天,射圃再次恢復了安靜。

 大魏朝的讀書人,能考上秀才的,很多都是有錢人家出身,這些公子哥兒讀書還算用功,但若是讓他們彎弓搭箭,那簡直要了親命了。

 多少人最後捂著胳膊回家修養了一段時間這才回到府學繼續讀書。

 最後能堅持下來站在徐鶴身邊的,也就只有謝良才、高國光等寥寥數人而已。

 這一日,眾人早早便洗漱起床,徐鶴也沒同往日一樣去射圃鍛鍊身體,而是跟眾人一起吃了飯後便趕往明倫堂。

 前兩日,高壁讓訓導通知諸生,說是有話要說。

 高國光這個耳報神早早就告知了徐鶴,說是他老爹要在鄉試前給大家鼓鼓勁。

 徐鶴點了點頭,鄉試是科舉中很重要的一關,過了,就有了做官的資格,教官們肯定是要事先做做考前動員的。

 剛到了明倫堂,一眾廩生和附生們幾乎都已經到了。

 高壁見人到的差不多了,於是雙手負在身後,審視眼前諸生。

 等眾人逐漸安靜後,他沉著臉道:“三年大比,以諸生試之直省,曰鄉試!”

 鄉試這兩個字一從他口中說出,眾人臉上的輕鬆之色全都變得凝重了起來。

 高壁環視四周一圈道:“《周禮》有云,大司徒之設,以鄉三物教萬民而賓興之。”

 興猶舉也,鄉大夫舉其賢者能者,以飲酒之禮賓之,鄉舉之詞變出於此處。

 不過那時代的鄉舉不是考試而是薦舉。

 “漢代取仕,有舉文學、舉孝悌、舉茂才異等。”高壁接著道,“唐代取士,參用諸科,由州縣者鄉貢,宋代則由外府解送禮部之前,必先考試,其情與國朝有些相似,這便是國朝鄉試的由來。”

 儒家做什麼事,都講究正本溯源。

 所以不管大家想不想聽,高壁是必然要把鄉試的釋名說一下的。

 “下面說說鄉試,鄉試又叫秋闈,說實話,你們這些生員,其實在國朝文人的眼裡,不過是蒙童牙牙學語罷了,真正的掄才大典,試場關防嚴密,故而又稱鎖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