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之日不可留 作品

第一百九十三章 南海局勢終了

反而是將那個地方地主士紳全部剿滅,反正這些人也不虧,有一個算一個,都是支持南海氏族的。

就算沒有支持的,那也是默認南海士族所作所為,試圖默默跟在身後撿點零碎吃的。

這樣的人有一個沒一個,全部都不是無辜的。

當然了在極端的情況下也會有個例。

秦國公像是有什麼準確無比的情報一樣,對於某些替百姓著想的地主或者地方官員,那也是會高高抬起,輕輕落下,不傷及分毫的。

但面子上總是做到了趕盡殺絕。

這也讓福建,廣東以及南贛的地主士紳們心中涼涼。

而秦國公軍隊經過的地方,百姓們的日子都會變得十分好過,而同樣的一些衣錦還鄉的本地老鄉就會適時的出現。

而所有的百姓都忙著搶種糧食,自然也沒有什麼心思去想這些人為什麼在這個時候出現。

而隨著這樣的情況慢慢地愈演愈烈。

南軍的陣容從二十餘萬下降到了只剩下十幾萬。

而當南軍從福建撤退到廣東的時候,南軍數量竟然只剩下了幾萬。

而這幾萬人中絕大多數都是南海士族們的心腹。

也正是在這個時候,許宗讓突然帶著一批人逃出軍營。

在那之前他也試圖突襲越國公和黃胤芳的大帳,可惜的是

這兩位老頭子現在極為貪生怕死,身邊安排了許多的高手。

許宗讓見自己無法成功,便帶著自己的心腹兩千餘人逃出軍營。

越國公簡直不敢相信這一切。

自己養了十幾年的義子竟然就這麼背叛了他。

甚至背叛了自己的親生父親!

黃胤芳在出現這一變故之後,一病不起。

因為南軍統帥的背叛,南軍徹底分崩離析。

不到一日便有數十位南海士族帶著自己的手下逃出軍營,他們有的四散而逃,有的則是直接去了秦國公的軍營投降。

越國公見大勢已去,便和黃胤芳一起在廣東沿海找了幾艘海船逃到了海上。

兩位老者。自始至終都不明白自己到底敗在了什麼地方。

最終他們都歸結於許宗讓。

他們認為從一開始,許宗讓就已經投向了朝廷。

直到此時他們才意識到許宗讓之前的一些舉動好像另有深意。

只不過現在他們已經徹底敗了。

逃亡到海上沒多久,兩位老人就被同行的船員手下丟到了大海之中。

這些船員和他們的麾下可不想跟著這兩位老人一起在海上活活餓死渴死。

聽說在岸上只要放下屠刀,卸下盔甲,從此做一個老老實實本本分分的農家人便可以好好的生活下去。

這些船員和兩位老者的手下本就有很多是農戶出身。

在南海,又有多少讀書人願意做這些刀兵之類的粗魯之事呢?

當南海的捷報傳回帝都的時候,旭陽帝從書房之中取

出了一本竹簡。

這本竹簡就是當日他和談本泰交流時,後者提出的三點建議,又或者說是方略。

前面的一點自然是都實現了,而最後一點如今也已經實現。

“南海的百姓是最苦的。南海的讀書人是最無用的。

家父在時就曾經說過。

讀書人如果四體不勤,不會勞作,只會死讀書。

那麼讀書人遲早都會死絕。

因此臣認為,南海的起事,其實就是南海讀書人們錯誤的認識到了自己。

既然是錯誤的,那麼最終肯定是會失敗的。

而他們將會敗在自己的手中。

因此臣覺得,陛下可以放心的出兵南海。

臣可以用性命擔保這一次南下,陛下不僅不會耗費太多的錢糧,不會耗費太多的士兵的性命,就可以獲得一個更好的南海!”

而他說的這一切如今全部都應驗了。

旭陽帝直接召他入宮面聖。

次日,談本泰被直接任命為右通政。

官位達到了正四品!

可以說是這些年來文官之中晉升最快最迅猛的一個。

談家也在這一天平反了。

而這個消息傳向南海的時候,南海迎來了初夏。

南海之濱,五月盛夏,陽光斜灑,金光燦爛。田野上,百姓們忙碌著,他們穿著粗布衣裳,汗水浸溼了衣背,卻無暇顧及。手中的鋤頭、犁頭翻飛,泥土的芬芳瀰漫在空氣中。為了搶回因為南海之亂損失的時間,他們像勤勞的蜜蜂一般,在田間勞作,播種希望。

此時,一支騎

兵整齊地從天地間穿行而過。鐵騎錚錚,蹄聲如雷,卻又絲毫不擾百姓的勞作。騎兵們身著戰甲,頭戴鐵盔,目光堅定,威武不凡。他們的出現,彷彿給這片土地增添了幾分英勇氣息。

為首的將軍,身著錦繡戰袍,神采奕奕。他目光深邃,眺望遠方,心中充滿了對國家的忠誠和對百姓的關愛。看到百姓們辛勤的勞作景象,他心生感慨,不禁吟誦起一首詩:

“南海五月播希望,田野繁忙人歡暢。

鐵騎如龍馳騁過,軍民同心保家鄉。

耕耘播種待秋收,辛勤汗水換豐饒。

願得天下皆太平,百姓安居樂業享。”

雖說是一首不太押韻的詩,但卻在這位將軍吟誦出來之後不久就傳遍了整個南海。

.

“大師兄沒想到南海之事這麼快就有了了結!

四師兄他真的有你說的那麼神嘛?”

小七,六郎,狗三兒自己柳新,四人坐在船頭享受著初夏暖陽。

四孃的情況一直都通過隱秘調查組實時的傳到南海這邊來。

這段時間,柳新其實一直在努力實現著四娘和旭陽帝說的這番話。

直到如今,南海真的平定下來,柳新才終於覺得分外輕鬆。

南海的鎮壓,比他記憶中花費的時間少了整整八成。

原本經歷了好幾年的混亂,南海百姓直接減少了一成有餘。

這個減少是由於這幾年的混亂,南海糧食短缺造成的。

大部分的百姓在他的記憶中都是被生生餓死的。


如今他們坐在官船之上,逆流而上。

看到的兩岸風光卻是百姓們在田壟間揮灑汗水的美妙場景。

如此美景真是暖到了柳新的心坎兒裡。